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賀陽)“火箭蛋”“高價豬”正卷土重來。近日,雞蛋、豬肉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引發了消費者的關注。
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7月,全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截至7月29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4.35元。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豬肉價格到了終端消費者手里更是貴得“離譜”,以北京海淀區某超市為例,其售賣的五花肉價格高達28元一斤。
談及豬肉未來的價格走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提問時曾表示:“夏季是肉類消費的淡季,預計豬肉的價格將保持平穩。前段時期豬肉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生豬的產量有所下降。”
炎炎夏日,按照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豬肉等肉類進入消費淡季,價格理應趨于平穩,而今年卻不降反升。
根據第三方大宗商品監測機構卓創資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豬肉價格已經站上2013年以來的高峰。
據悉,我國養殖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明顯的“豬周期”,“豬周期”這個名詞也被總結為一種經濟現象,即豬肉價格存在周期性劇烈變化的怪圈,而散戶追漲殺跌是怪圈形成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戶七成以上都是小散戶,由于散養戶養殖投資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差,且投機逐利心態濃厚,要么一窩蜂地擴大養殖規模,要么一哄而散地收縮養殖規模,容易造成豬肉價格劇烈波動。
然而,今年的豬肉價格上漲原因卻不同于以往。
對此,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回應稱:“豬價上漲較快主要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去年10月,農業農村部監測的400個縣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幅達到5.9%,已經超過了5%的預警線,之后降幅逐月擴大,到今年6月同比降幅達到26.7%。”
唐珂稱,按照生豬的生產規律,從母豬懷孕、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大約需要十個月的時間,去年10月,生豬基礎產能下降,導致今年從6、7月份開始,生豬供應減少問題顯現,價格持續上漲。”
第三方監測平臺“豬易數據”分析稱,我國重點企業屠宰量整體震蕩走低。一方面由于高溫導致需求*度疲軟,在肉價上漲之后,屠宰企業盈利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多有減量行為。另一方面由于南方局地豬源供應緊缺較明顯,屠企收購壓力較之前有了明顯增加。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使得不少消費者轉向了其他肉類以及蛋白質替代品,例如牛肉、羊肉、雞蛋等。
“豬肉越來越貴,改吃牛肉之后,發現牛肉的價格也開始漲起來。”家住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北里的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等肉類零售價出現上漲的同時,雞蛋價格也是一路飛漲。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雞蛋的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9.76元,比7月初上漲了16.7%,比3月份雞蛋價格*低時期上漲了44%。
“除高溫天氣外,多重原因導致了目前雞蛋價格的上漲。今年蛋雞疫情比往年多發,雞蛋產量減少。雞蛋價格上漲,一部分養殖戶持惜售的心理導致雞蛋供應減少。此外,飼料價格上漲,雞蛋生產成本有所增加。”農業農村部監測分析稱。
農業農村部補充道:“受豬肉價格帶動雞肉價格上漲的影響,一些養殖戶開始淘汰低產能蛋雞,增加肉雞存欄,多重原因疊加導致7月份雞蛋價格上漲明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烹飪用語》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