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癥醫學專家邱海波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患者治療、傳播、防控等問題,在武漢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www.szlhsb.com)在內媒體的采訪。
據邱海波介紹,他于1月20日抵達武漢。公開報道顯示,這些天,他一直在醫院進行查房、討論病情、確定治療方案等工作。邱海波先后參與非典疫情、玉樹地震、天津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搶救工作,是國內**位重癥醫學博士,在ICU崗位上干了30年。
針對公眾關心的新冠肺炎疫情治療和防控工作,邱海波回答了媒體向他拋出的九個問題。
一問:目前新冠肺炎的重癥監護救治上還存在哪些難點?
邱海波:
新冠肺炎整體發病基數較高,重癥病人數量看上去較大,但事實上,至少從現在的數據統計來看,重癥或者危重癥的病人約占所有確診病人的10%,這個數字是不高的。從現在的治療效果來看,也是遠好于甲流、禽流感。
從難點上講,**是目前的抗病毒治療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仍然處于一個探索階段。其次,新冠肺炎癥狀較隱秘,不像SARS或甲流的病人會有高燒、喉嚨疼、全身肌肉酸痛等非常典型的癥狀,往往會造成病人的忽視。
對于病毒性的感染,尤其是新冠肺炎的治療,我們已經有針對性的呼吸支持治療、針對炎癥反應和毛細血管滲漏引起激素的治療、針對機體免疫的一些免疫調節治療等等。國家衛健委的新冠肺炎治療規范已經形成了第四版,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規范的治療重癥和危重癥的路徑。從重癥病人的治療上來說,跟國際上基本同步。
二問:武漢本地重癥、危重癥患者的醫療資源是否足夠?
邱海波:
無論是床位資源,還是醫生、護士和設備的資源,在前期的確是比較緊張的。經過*近這一段時間,特別是過去兩個星期全國的重癥醫療隊伍對武漢、對湖北的支持,以及對重癥醫療室的設備采購,實際上已經基本能夠滿足現在的重癥和危重病人的需要。
三問:目前重癥病房還有存在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嗎?
邱海波: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在早期的確是存在有ICU的醫務人員感染的問題,因為在早期大家對病毒的認識是不夠的,防護不夠。到今天,尤其是防護做好以后,實際上*近已經沒有看到醫務人員、尤其是ICU的醫務人員感染的病例。
四問:在此次疫情中,死亡病例年齡普遍較大,免疫力低,是否是一個特點?
邱海波:
雖然各個年齡都可能發病,但的確整體的發病年齡、重病和危重病人的平均年齡是偏大的,而且由于老年人往往有一種或者多種的基礎疾病,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更容易發展成重癥或者危重者。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預防。對醫療機構來講,對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要更多地去進行監測,采取更積*的醫療處理,這也是醫療機構、臨床救治要關注的問題。
五問:有不少機構都在發布一些針對新冠肺炎可能有效的藥物,現在是否已經找到這樣的藥物?
邱海波:
現在從實驗室的角度、從研究的角度已經發現了一些藥物可能對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但這些藥物大多數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或臨床前階段,現在就說這些藥物肯定有效或者肯定沒效還為時過早。只有通過臨床實驗、臨床前實驗,然后進入到臨床以后,我們才會對這些藥物的效果下一個客觀的結論。
六問:臨床實驗、臨床前實驗的過程有時間表嗎?
邱海波:
我們希望這個過程是較短的,現在科技部也啟動了一些專項來支持這些工作,有些項目已經正在開展,有些項目正在觀察,我們也期待這些結果能盡快給臨床治療一個指導。
七問:當前有不少疑似或處在醫學觀察的患者被要求居家隔離,如何才能起到有效的隔離,避免病情惡化?
邱海波:
目前社會是有一定恐慌的,實際上從中國疾控中心的哨點監測來看,從去年12月開始,長江流域正好進入流感季節。從今年1月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人的監測來看,其實多數病人是流感而不是新冠肺炎。在流感監測的哨點醫院里,有流感樣癥狀的兒童75%是流感,成人有65.2%是流感。也就是說,大多數發熱或者有流感樣癥狀的病人實際上并不一定是新冠肺炎,流感仍然是今年的主流,這也是為什么有一些病人被建議居家隔離。
這些病人其實不用太恐懼,如果出現感冒、發燒癥狀,一般情況下并不一定要急于去醫院。如果癥狀不太重、發燒不太高的病人,居家隔離其實是合適的,但居家隔離的時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居家隔離者每天要量兩次或三次體溫,自己要去觀察有沒有心慌、胸悶、氣喘的癥狀,看嘴巴紫不紫,有沒有腹瀉。如果這些癥狀都不太重或不太明顯,居家是比較安全的。如果有發燒高過38.5度,可以吃一些解熱鎮痛藥,退燒和緩解癥狀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措施。
當然,什么時候就不適合居家隔離了?居家隔離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病人吃了退燒藥,發熱癥狀仍沒有緩解,就應該去發熱的定點醫院。如果出現了胸悶、氣短、呼吸頻率很快,甚至喘不過來的緊急時刻,就應該呼叫120。
八問:治愈病例的數量開始高過死亡病例,這是否是一個好的信號?(注:國家衛健委*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24時,確診病例152 0173 3840例,累計死亡病例30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28例。)
邱海波:
*近治愈的人數越來越多,逐漸多于死亡人數。其實,出院的標準是比較嚴格的,要求病人體溫完全退燒三天,還要進行兩次的核酸檢測陰性。核酸檢測需要花時間,而且還不能是連續兩天都測,中間還要隔**,這樣的病人才能出院,要保證他出院之后不具有傳染性。實際上,目前醫院里有相當一部分已經相對穩定的病人在等待出院,之后就會看到出院的人數逐漸增加。
九問:出院的病人自身是否會產生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邱海波:
目前的一些臨床觀察已經注意到,這些病人其實在感染兩周、三周以后就可以產生抗體,尤其是痊愈出院的病人,而且抗體滴度是比較高的,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再感染。除非這個病毒又變異了,這才有可能再感染。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新型冠狀病毒變異的證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