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專家馬志英主任是電視上的“熟面孔”,現場觀眾對他的認知度很高,可見市民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而柏阿姨順應民意,將市民們關心的“吃的誤區”一一發問。
“食物相克”是謠言
柏阿姨問道:“果汁和海鮮同時吃好不好?我們知道海鮮和啤酒不能一起吃,吃了以后容易痛風,果汁行不行?”
馬志英主任解釋說,網絡上有很多關于“食物相克”的流傳,例如羊肉不能跟綠豆同時吃,螃蟹不能跟西紅柿同時吃,許多植物也相克,“我們針對上百個‘食物相克’的說法做過實驗,證明大部分都是誤傳。”
海鮮跟果汁不能吃的理由是什么?馬志英主任介紹說:“海鮮當中含有砷,本身是并沒有毒,但是網絡傳言說,果汁中的維生素會和砷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砒霜,從而導致中毒,這個說法是謠傳。我們做過的動物實驗證明,不可能中毒,從理論上來說,在人的消化系統,海鮮跟果汁不可能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如果要轉化,需要很多條件。”
此外,食物過敏和食物相克是不同的概念,“有人說吃了花生再吃黃瓜會中毒,其實這部分人可能對于花生過敏。很多人對于一些豆類、動物蛋白、海鮮都過敏,如果把過敏當成食物相克也是誤區?!?/p>
黃鱔長大不靠“避孕藥”
就快過年了,黃鱔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很多人都在說,為了讓黃鱔長得又肥又大,要給它喂避孕藥,那么,黃鱔是吃避孕藥長大的嗎?”
對此,馬志英主任斷然否認,有關部門專門調查了很多養殖專業戶,開展了長期跟蹤調研,結果證明,黃鱔長大并不依賴避孕藥。
在鄒大進教授的日常門診中,也接診過一些男性乳房腫大患者,他們問是不是黃鱔吃多了?鄒大進教授也予以了否認,實際上,黃鱔并不是依靠雌激素才能生長,男性乳房腫大更不是因為吃黃鱔造成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水禽傳播禽流感更厲害
禽流感是現在“聞之色變”的疾病,不過很多市民認為,預防禽流感,遠離“雞”就可以,那么,“只有雞才會傳播禽流感”嗎?
馬志英主任表示:“禽流感病毒怕熱不怕冷,所以一到秋冬季節就開始肆虐,但是,禽流感病毒不是單純由雞傳播那么簡單?!睋私?,世界衛生組*早確認的禽流感病毒是在水鳥、野鴨等水禽中發現。
鴨子、鵝等水禽對于流感病毒抵抗力很強,得了瘟病不會死亡,而雞比較敏感,較容易發生傳播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鴨子看起來活蹦亂跳,可能也帶有禽流感病毒。
因此馬志英主任奉勸各位常去市場買菜的老年人,特別不要到小販處買活鴨,要到定點宰殺的市場去買。
速成雞可信但不宜多吃
說到雞,柏阿姨又問道:“一些快餐店都宣傳他們的雞很健康,但是,一直有傳言說, 45天的速成雞含有激素,這是真的嗎?”
馬志英主任笑著說:“很多人不可想象,這么一個雞,一個半月可以長到5斤重,這么快,這么大。我其實也到養殖場去考察過?!?/p>
為什么可以迅速長成?**個原因是雞種,這些白玉雞來自英國,晚上開燈,育種技術可以讓雞成長很快。第二個原因配合飼料,多少飼料長多少肉,什么時期用什么飼料都有講究,而且比較規?;酿B殖,不用激素就可以在45天長成5斤重的雞。
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雞瘟病”,在一些監管松懈的密集養殖場內,只要一只雞患有禽流感,整個雞場都會垮掉,在飼養過程中可能要調配使用抗生素,在上市前用藥減少,使得雞肉中的藥量符合規定,因此,還是建議孩子、敏感人群少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