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6月2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組織的“2014年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年度*佳新產品頒獎會議”在北京舉行。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宋書玉介紹,此次評選活動,有來自全國各地98個企業共128個產品參與,由中國酒業協會***評酒委員25人、參展酒類經銷商和消費者通過現場品評和網絡投票的形式,*終評選出8個年度*佳新產品,分別為: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52度五糧特曲(精品)”、江蘇蘇酒集團出品的“生態蘇酒(地錦)”、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52度瀘州老窖特曲老酒”、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52度西鳳大鳳香(二鳳)”、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53度紅國臺”、北京二鍋頭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42度一擔糧二鍋頭”、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白玉汾酒·翠清”、威龍有機酒堡出品的“威龍有機干紅葡萄酒”。其中包括7款白酒和1款紅酒。
宋書玉認為,在白酒產業過渡調整的特殊時期,此次獲獎產品無論從感官體驗還是產品價格等各方面都體現出了親民的風格,屬于質優價廉、符合大眾消費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酒類產品。
白酒新品更加注重提升消費者體驗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現在酒企紛紛推出新品,主要是形勢所迫,一方面是高端酒不好賣了,業績下滑,希望中低端酒的業績增長能有所彌補。所以,今年推的新品主要都是“腰部產品”或“腿部產品”。另一方面是各個酒廠和銷售渠道的庫存都很大,只能通過推新品來招新商,實現經營業績增長,因為原來的渠道商積壓著很多貨,不可能再去進貨。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宋書玉說,白酒是社會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消費品,是滿足物質文化交流的產品,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質體系,就是品類,消費者喜歡其風格、風味,這是調節物質的一部分;第二是文化價值的理念,在生活當中需要交際,需要進行商務,或者一些政務活動,白酒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第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對于白酒又產生了新的健康需求。
宋書玉指出,在過去白酒的“黃金十年”中,白酒企業在廣告宣傳和營銷上做得很好,但在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這方面其實做得非常少,并逐漸拉大了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而今年推出的很多新品,就很注意提高服務,提高消費者的體驗。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在“黃金十年”中,推新品是根據廠商的需要,比如需要占領超市的臺面,就要有更多的產品,原漿酒、年份酒,各種都有,形成一套全產品概念?,F在白酒企業日子不好過了,推新品就要看市場需求了。
肖竹青:白酒新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
肖竹青指出,今年各白酒企業推出的新品仍有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嚴重,因為廠商希望通過推新品,來搶市場份額,所以,只要市場上好賣的產品,都會被跟風,比如“江小白”好賣,馬上一大堆網絡賣萌的青春小酒就出來了。
瀘州老窖柒泉小酒酒類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儒雅介紹,這兩年,很多小酒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事實上,小瓶裝的酒早就有了,只是以前小酒主要是配合大酒,作為品鑒酒的形式推出來,配送給經銷商或者團體購物的客戶。但因為在包裝、營銷等方式上向年輕人的喜好靠攏,抓住了年輕人的市場,小酒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并迅速發展為一個品類。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小酒市場的規模將突破500億。
宋書玉表示,這么多年來,白酒業內對年輕消費群關心不夠。年輕時尚的產品定位嚴重稀缺,年輕消費群體斷層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生活當中,很多年輕人拒絕喝白酒,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口味喜好。年輕人認為這個口味不適合他,再一個年輕人更有知識和文化,更有健康的需求。所以說,整個白酒產業需要思考和努力去探索的應該是開發年輕人喜歡的口味和更健康的產品。
現在很多企業,開始關注年輕消費群,并去開發他們喜歡的產品,把傳統的文化與當前的網絡、微博、微信等新文化相結合,創造一些時尚的新產品,從產品的名稱、包裝、文化創意等,都能抓住年輕消費群。但是,宋書玉也強調指出,一定不要炒作概念,不要用新瓶裝舊酒,新概念裝老酒,如果只是換個概念來吸引消費者,這并不可取。
小批量定制和貼牌產品回潮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白酒新品分主力產品和非主力產品,白酒企業在推主力產品時,依然非常慎重。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主力產品要上路牌、電視等廣告,還要上全國超市的貨架,需要預熱,之前還會有專家品鑒會,經銷商座談會,等等。而非主力產品,如果有人給訂單,一般來說,只要有個5000箱至10000箱,就可以推個新品,上個條碼,個別的新品甚至只要有2000箱訂單就可以推出了。而現在市場上很熱的定制酒,其實就是小批量的新品。
記者了解到,在白酒產業過渡調整的特殊時期,貼牌產品又有所抬頭,如今市場上的新品不少就是這類,比如一些有能力的經銷商開始到酒廠承包一條生產線來生產貼牌產品,即“包條碼”。
貼牌在白酒業一直較為盛行。據了解,在白酒發展史上,*高峰時,汾酒曾出現過上千個品牌。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貼牌產品盛行的原因在于生產商和貼牌商都會獲利,生產商可以利用貼牌商的資本力量和市場資源擴大產能,實現大范圍擴張;而貼牌商可以借助廠商帶來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但是,貼牌產品有時候也會給企業帶來品牌損失。此前每個廠子都在砍削貼牌產品,現在日子不好過了,酒廠又把關起來的門打開了。不過,貼牌以前是主動為之,現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林文龍 本版圖片/CFP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