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隨著轉基因研究的不斷發展,轉基因食品已經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人們關心的話題。2010年11月30日,“農業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媒體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
轉基因食品批準上市前需經過嚴格的生物安全評價
目前中國所采用的食品安全評價方法已經是當前全球*嚴格、*全面的評價方法。專家指出,凡是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曉光教授介紹,在對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的過程中,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依照科學原則、風險性分析原則、實質等同性原則、個案原則和逐步原則、預防為主原則、重新評價原則對轉基因作物及食品進行安全評價。這些安全評價旨在在*短的時間內*大限度地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確保轉基因作物或食品不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發生不良影響,在主要成分、微量營養成分以及抗營養因子等方面與非轉基因作物或食品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差異。
楊曉光指出:“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的種類齊全。無論是轉基因的植物、轉基因的動物,還是轉基因的微生物,以及由這些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所衍生的轉基因的產品,在安全評價管理的時候,都全面覆蓋。另外,從轉基因技術從研發、市場加工到進出口貿易等產業化推廣應用的各個環節都實行全過程的安全管理。今尚未發現已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我國三種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尚無時間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指出,轉基因技術是一種更為精確、更有預見性、效率更高的“雜交”技術。使用轉基因技術能夠精確地獲得所需要的基因,并大大縮短了育種年限和成本,允許轉移的有用基因與被刪除的無用基因來源清楚、結構明確,更夠確保安全。盡管抗蟲的Bt基因的來源是蘇云金芽孢桿菌,但Bt蛋白本身是無毒的,而且只有在昆蟲腸道堿性環境下才能被激活,并與昆蟲腸道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結合。但是人的胃環境是酸性的,在腸道細胞表面沒有相應受體,因此Bt蛋白對人沒有任毒性。被人吃下去的Bt蛋白,會像食物中的其他蛋白質一樣被消化、分解,成為營養成分。Bt蛋白在急性毒性試驗中,當灌胃量已經達到國際上公認的安全劑量也沒有引起實驗動物中毒死亡,含有Bt蛋白的轉基因食品在慢性毒性實驗中也沒有發現任何不良影響。
2009年11月,農業部公布已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和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安全證書,分別限在湖北省和山東省生產應用。當被問起有關轉基因水稻是否將大規模商業化種植時,羅云波表示:“現在推廣暫時還沒有時間表。但這應該不是特別長的一個過程,但由于它不只是食品安全問題,還關系到人們的接受程度、輿論等,所以確定時間表比較難。如果老百姓接受程度高,可能很快就出來了。”
據悉,目前中國批準的商業化轉基因農作物有19種,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的有12種,分別是大豆(7例)、玉米(30例)、棉花(28例)、油菜(12例)、番茄(9例)、西葫蘆(2個)、甜瓜(1個)、番木瓜(2個)、甜菜(2個)、亞麻(1個)、馬鈴薯(3個)、甜椒(1個)。不過,其中多數并未出現在市場上,直接食用的農產品中*常見是木瓜,市面上多數木瓜都是轉基因產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