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2020年初夏,小龍蝦銷售集中向線上轉移。在各大電商平臺發起的助力湖北的行動下,小龍蝦作為湖北省的重要農產品,線上銷量暴增,較往年火爆于市場的時間提前了1個月左右。
不過,在銷售向網絡陣地轉移的過程中,出現過一些問題,部分電商甚至迎來意外爆單的考驗。業內人士表示,從整體來看,疫情促使了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火爆的電商銷售推動了小龍蝦以及更多水產品進一步向深加工方向發力。
小龍蝦線上銷售火爆
早在今年4月6日晚,主持人朱廣權和主播李佳琦以“小朱配琦”出道,上架秒掉1.25萬份小龍蝦;4月21日,盒馬總裁侯毅做客薇婭直播間,600萬只湖北小龍蝦全部售空……在助力湖北的背景下,今年春夏,小龍蝦成為屢秒屢空的“網紅”水產品。
作為步入電商領域3年的小龍蝦生產企業,德炎水產總經理助理范玉龍告訴新京報記者,受疫情影響,一季度餐飲行業并未完全復蘇,線上新零售就成為了小龍蝦銷售的新方向。今年是德炎水產進入電商平臺以來,小龍蝦銷量增速*快的一年,增速為同期2-3倍左右。
范玉龍認為,小龍蝦之所以在互聯網零售端火爆,一是因為伴隨疫情防控趨穩,市場出現報復性消費;二是因為小龍蝦正在大量上市;三是因為小龍蝦因主產地在湖北,各方正集全國之力幫扶湖北農產品;四是因為小龍蝦自帶網紅屬性,“可以說,所有的風向標都在小龍蝦身上聚集。”
在美好置業集團現代農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田忠玲看來,當下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快捷便利。疫情之下,小龍蝦在電商平臺的走俏是必經之路。與往年不同的是,在生產旺季到來前,得益于各方助力湖北農產品,小龍蝦“網紅”時間前置。4月末,美好置業的農業板塊就在助農活動直播中簽訂了1000萬斤小龍蝦供貨訂單。
目前,小龍蝦的直播對象已不僅是個體消費者,擁有大體量采購需求的企業也成為顧客之一。在“我為湖北拼大單——湖北省水產品云購促銷公益活動”直播活動中,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達成了500萬斤小龍蝦的采購意向。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翁輝才告訴新京報記者,傳統的采購方式是由養殖地的收購者將貨品發到交易市場,而直播則為采購水產開拓了一種新渠道。但翁輝才同時表示,交易市場在云采購方面也是剛剛試水,雖然很愿意參與新形式的采購活動,但后續是否還會參與直播,還要看到貨品質量,以及市場銷售情況。
作為“我為湖北拼大單”組織者之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秘書長朱亞平表示,原先組織一場采購活動,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線下對接,請上百位采購商到達同一會場。但直播無需大家到達現場,還可以擁有龐大的關注量。“效果非常驚艷。”3小時直播中,活動共達成水產品意向采購量4250萬斤,意向成交金額4.2億元。
經驗不足引發爆單烏龍
雖然網絡方便了小龍蝦的銷售,但經驗不足也使得部分小龍蝦電商出現“手滑低價”、“名人效應”、“網絡崩潰”等意外。
2020年5月,剛剛開店2月的武漢田先生準備將網店上一款小龍蝦套餐的價格從117元下調為76元,卻不小心將76打成了7.6。隨后,有美食主播將此條鏈接轉發,并配文“吃貨福利來了!7塊6兩斤小龍蝦,限時秒殺!”。一夜之間,田先生的網店增加了6200余筆訂單,預計損失60余萬元。事后,田先生多方聯系,卻也只在2天內獲得152 0173 3840多名買家主動退單。
除一時手滑引發眾人“薅羊毛”,名人效應也讓小龍蝦遭遇“爆單”危機。此前,在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首秀中,小龍蝦知名品牌信良記就遭遇了爆單問題。信良記創始人李劍向新京報記者回憶稱,當日直播剛開始三四分鐘,后臺就涌進來了幾十萬訂單,“系統一下子就宕機了,前方數據傳不回來,后臺人員因并不知情,仍在上架,等問題解決好,已經超賣很多了。”李劍表示,*初預想是賣5萬單左右,因系統問題,*終交付成功的有17萬單。
“對于我們來說,生產不是問題,但物流可能會慢一些。”李劍表示,當時所有員工都在通宵工作。對于消費者反饋的訂單久未發貨等問題,信良記承諾接受退貨退款,并表示如果愿等,會爭取7日內發貨。李劍稱,這次挑戰也讓企業因禍得福,經歷高強度的“檢驗”后,信良記發貨、物流、倉儲、客服等環節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新京報記者發現,5月17日,在網紅主播薇婭直播時,信良記產品再未出現爆單現象。
而在小龍蝦電商服務方面,德炎水產總經理助理范玉龍稱,售后問題和品控問題也十分重要。為此,德炎水產建立了專屬于自己的售后客服團隊,沒有代運營售后。同時,德炎水產還加強了整體生產過程的品控,以維持較高的抽檢率。
線上熱銷推動深加工發展
伴隨小龍蝦在線上熱銷,調味小龍蝦憑借簡單便捷的特點一躍成為明星加工食品。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秘書長朱亞平告訴新京報記者,疫情加深了人們對于水產加工產品的線上消費習慣,而線上消費的火爆也帶動了更多深加工產品發展。
在范玉龍看來,疫情對小龍蝦加工業來說或許是個機會。他指出,前兩年,小龍蝦加工業曾處于虧損狀態。主要原因在于,調味小龍蝦常被餐飲業作為備品進行囤貨,一旦活蝦價格下降,餐飲業對調味小龍蝦的需求就會下滑。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餐飲業態沒有完全開放,調味小龍蝦在電商平臺走紅,由貿易商鎖定價格、數量,采購加工小龍蝦的流程,給予了小龍蝦加工業大量機會。
“但互聯網‘來得快,去得快’的特點也會為小龍蝦加工業帶來一定風險。”范玉龍表示,現在調味小龍蝦在電商平臺處于風口,許多大平臺都拿著錢去加工廠搶購小龍蝦,這使得原先利潤受制于餐飲業態的加工業變得更自由,但風險也隨之增高,“沒有餐飲業,就等于沒有托底了。熱度或許會過去,但加工廠不會放假,后續加工產品銷路又在何方,這些都值得思考。”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曾預測,中長期發展中,精深加工將成為增加小龍蝦附加值的主要方向,伴隨小龍蝦綜合利用水平提高,加工品類會更加豐富。朱亞平表示,“我們希望,未來不僅是小龍蝦加工品在電商平臺走俏,更多的水產品也能做這種標準化、預制化生產”。因烹飪的復雜性、多樣性,一些中華美食在全球化的推廣中走得相對較慢,“像快餐行業,人員只要經過培訓,幾步操作就可以炸出標準化的薯條。但如果要做一道松鼠桂魚,難度就會加大許多。”
現在,中央廚房標準化的生產、預制化的產品,讓老百姓的烹飪步驟逐漸簡化,在家里也能吃上風味大餐。而且,水產品加工技術也在一直改進。原先,大家只能在六七月份吃到小龍蝦,但現在通過液氮速凍等鎖鮮技術,調味小龍蝦保質期可達到18個月左右,一年四季都能品嘗。“這也是技術帶給生活的一種美好。”朱亞平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