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反應
?? 鄭州: 金龍魚銷量猛增
鄭州市民吳女士逛超市時,下意識地到油區看了看,發現金龍魚還沒漲價,她毫不猶豫地拎了兩桶5升裝調和油?!奥犝f要漲價了,有的說一桶會漲20元,有的說漲5元,老母親一直催著我趁沒漲價趕緊囤點油?!?/p>
超市賣區雖然沒有出現市民搶購食用油的場面,但和吳女士有著一樣想法的鄭州市民把超市的食用油銷量直線拉升了30%~50%。河南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有關負責人說,*近一周,從各個店面反饋的信息表明,食用油的銷量每天都在大幅上升,大約增長了30%,有的店面甚至增長了50%,市民聽說要漲價都來買油,金龍魚的幾個品種銷售得較為明顯。
南京: 市民忙著“搶油”
在南京家樂福大行宮店,記者看到南京市民潘先生一家,他們是一家三口全上陣。潘先生說,貨架前人特別多,他們一家擠了好幾回都沒有擠進去。所以只能靠身材稍瘦的兒子奮力擠進人群去取油。*后,一家三口裝了滿滿5大桶油心滿意足地準備離開,潘先生拍著他的金龍魚大豆油說,接下來的4個月,家里的食用油有保障了。
記者在現場發現,有位市民的購物推車里竟然放了24桶油,一問才知原來他是一家小飯店的老板。這位張姓老板告訴記者,他是江西人,去年到南京開了個小飯店。這店剛開,就遇上漲價大潮,面漲完豬肉漲,豬肉漲完奶粉漲,現在連油也要漲了。不過開飯店離了油怎么能行,張老板算了算,24桶油用不了多長時間,他準備改天專門開車去家樂福的倉庫里買。
煙臺: 食用油價格不漲反“降”
近日,“金龍魚”、“胡姬花”等16個品牌食用油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漲價“特赦令”,在一片食用油的“喊漲”聲中,記者發現,煙臺市場的食用油不僅價格不漲反而多數品牌搞起了促銷活動。
4月7日,記者走訪煙臺幾大超市發現,在提價范圍內的品牌食用油價格都沒有上漲,反而有不少品牌食用油正在搞促銷活動。在振華購物中心的食用油貨架上,記者看到“金龍魚”和“胡姬花”兩個品牌食用油價格沒有上漲,相反,不少“胡姬花”系列食用油價格有所下降,1.8升裝的“胡姬花”調和油由原價每桶34.5元降到了31.5元,五升裝調和油也由原價79.3元降到75.9元,四升裝花生油價格由每桶96.8元降到84.8元,降幅達到12.3%?!敖瘕堲~”系列食用油雖沒降價促銷,但大部分油桶上有贈禮。同時,五升裝的龍大花生油價格也由每桶75.8元降到了69.9元。在沃爾瑪超市內,“金龍魚”花生油和玉米油直接被擺到了促銷走廊里,四升裝“金龍魚”花生油由原價98元降到了79.9元,降幅近20%。記者注意到,近期做出降價促銷的食用油品牌大都是包括在此次漲價范圍內的品牌,“魯花”等其他食用油品牌都沒有價格變動。
觀點
我們都被“金龍魚”忽悠了?
□南方
《武林外傳》中有這樣一段劇情,白展堂向佟湘玉解釋“誰說我不想娶**???”的緣由,引用了相聲段子“吃了吐”這個說法,老白*終的結論就是“先肯定,然后再否定,就好比吃東西,先吃進去,忽然覺得味兒不對趕緊把它吐出來”,也就是說,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又意識到說錯了,趕緊改口,先肯定后否定,就是“吃了吐”。而“金龍魚”申請提價獲批,然后高姿態的聲明“暫不提價”之后卻又事實提價的行為,正是“吃了吐”的典型特征。
“金龍魚”之所以出爾反爾,大玩“吃了吐”皆因一個“利”字。其一,申請漲價的理由是原材料上漲導致成本上漲,暫且不管其申請提價幅度是否過高,為了保證利潤之心也算可以理解,更何況還得到了發改委的同意。其二,在申請獲批后,“金龍魚”高姿態表示“暫不提價”被人論為“善民之舉”,可博得民之贊譽,獲得品牌認可。然而我卻不這么認為,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金龍魚”漲價獲批消息見報的當日,在北京就引發搶購狂潮,而這正是每一輪食用油漲價傳聞后的必然現象。在沒漲價之前產品被搶購囤積,必定會影響漲價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的產品銷量,相信這不是精明的生產商愿意看到的,于是其“暫不提價”的論調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安撫之意很是明顯。其三,“金龍魚”這一輪在山東棗莊、江蘇蘇州等地純葵花籽油價格分別上漲17.7%和16.5%,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悄然”進行,利潤自然可以提高。若不是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到這個信息,相信我們還都蒙在金龍魚“暫不提價”的鼓里,只能在去買油的時候才曉得被“暗宰”了一刀。
“暫不提價”的高調聲明和實質提價的低調行為,“金龍魚”這一手玩得很是高明,真的打了消費者一個措手不及。而其“提價將會依據市場原料的行情來定”,更是一個謊言,因為*近幾天我們根本找不到關于食用油原材料有任何大的波動或上漲的資訊和消息。如此,更加證明“金龍魚”不過是玩了一個“吃了吐”的把戲,真實的目的還是要漲價趨利,而非什么企業良知和善舉。
發改委應收回“準漲令”
□陳鳳庚
作為消費者,并不一味地把漲價看成“恐怖事件”。正常的、合理的漲價,大多數消費者還是能夠理解、接受的。但此次“金龍魚”的漲價讓公眾感到十分奇怪:為什么“在目前原料油市場價格持續走低的行情下”,你卻“獨自提價”了?為什么“價格下降的地市數量大于價格上漲的地市數量”?黑龍江鶴崗、廣西桂林大豆調和油價格降幅較大,分別下降20%、18.3%。在此情形下,發改委批準“金龍魚”提價,真讓人懷疑其背后是否有“利益鏈”作怪?發改委不能成為食用油市場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幫兇”。就在4月1日益海嘉里的漲價申請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之后,中糧集團、九三糧油和山東魯花也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漲價申請。而在此之前,我們知道的信息是:調和油的主要原料大豆油現每噸已由過去的152 0173 3840元跌了300至400元,降到了現在12000元/噸。原料成本降低,當然價格也跟著降了。全國許多超市的食用油幾乎都在搞降價促銷活動。發改委對這些信息置若罔聞,迷迷糊糊中簽發了“漲價令”,“忽悠”的卻是整個消費者。
當看到部分地方的消費者開始搶購食用油時,當看到中糧集團、九三糧油和山東魯花也開始“跟進”時,他覺得新一輪的漲價潮時機已經成熟。作為監管部門的發改委,對事關民生的物價問題,不能說批就批。只有在考察整個市場、征詢民意之后,才能做出決定,并公布理由。對于那些錯簽的“準漲令”,也可“收回”——依照市場價值規律來重新做出判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