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豬肉是餐桌上的常見食材。過去幾年,豬肉價格漲幅連創新高,被網友調侃吃不起。但高點過后“跌跌不休”,全國已連續20周下降。*近,國家發改委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業內人士介紹,因為豬肉價格持續大跌,從普通養豬戶到上市公司,產業鏈可能都要經歷新一輪豬周期的陣痛。
陜西豬肉零售價持續下跌 西安五花肉賣到10多元
“豬肉價格大跌,咱總算能吃便宜肉咧。”西安市民徐先生高興地說。而在一年之前,“價格高的離譜!”
前幾年豬肉價格持續大漲,而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開始“拐彎”,從高位轉向下降。
華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21年6月8日,陜西省發改委發布的消息顯示,我省生豬豬肉價格大幅下降。
省發改委6月8日的監測表明,我省豬肉價格持續下降,豬糧比價為5.12:1,處于藍色區域。生豬、豬肉價格降幅加大。生豬(毛豬)全省平均零售價每公斤為15.38元,比6月1日下降8.78%。
據陜西省商務運行監測中心統計,6月5日-11日,陜西豬肉零售價格46.13元/公斤,環比下跌1.87%。而今年1月30日-2月5日,當時陜西豬肉零售價格是60.99元/公斤。就是說,相比春節前,陜西豬肉零售價已下降了24.4%。
銷售網點情況怎樣呢?6月18日,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安城南某農貿批發市場的生鮮區看到,豬五花肉的價格每斤大在10-12元,相比春節前后的20多元每斤,價格降了一半。在高新區一家超市,后腿肉標價9.98元/斤,前腿肉8.98元/斤,帶皮后肘子7.98元元/斤,豬肉餡買2斤以上每斤6.99元。市中心另一家生鮮超市內,豬肉價格每斤在12元左右,部分較優品種的15元左右。而在南三環某農貿市場的一家豬肉店,前腿、后腿和五花肉均為10元一斤。
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安市胡家廟附近一處超市看到,門口張貼著新店開業、豬肉優惠等字樣,廣播喇叭里不斷播放著豬肉優惠,吸引顧客。
問起豬肉降價的原因,一位商戶介紹,上一級豬肉批發便宜了,零售價也就跟著便宜。而且*近天熱,顧客買肉的量也少一些。
養豬戶感嘆行情難預料 有人判斷豬價7月中旬上漲
中小養豬場出欄不少生豬,直接關系到豬肉市場的供給。記者聯系了部分養豬戶了解到,面對豬市轉熊,中小養殖戶的心態有點糾結。
“我本來以為10塊就是底限,沒想到還沒到底!”咸陽市三原縣某養殖場負責人張先生介紹,去年開始,因為仔豬、飼料等成本上漲,養豬利潤就已經不行了,今年更差。他認為,豬價會繼續下跌。
另一位養殖戶劉先生表示,因為豬價低,很多散戶會主動減產,豬少了,價格就上來了。他判斷豬價會在7月中旬迎來上漲。
華商報記者聯系上渭南市澄城縣一位養豬戶吳先生時,他正忙著給豬喂食。他表示,一般來說標準豬100-120公斤就能賣,基本上賣10元一斤就能賺錢。2019年行情好,養豬人大多賺錢了,一頭豬賣2000多元很正常,去年也能賺錢。他去年擴大了豬場養了2000頭母豬,現在還沒生豬娃。等到8月份,如果價格合適就賣仔豬,如果經濟不緊張就養大再賣。養豬要看行情哩,隨行就市。
*近聽說豬肉價格下跌,從13元掉到10元、8元……*新價格咱還不知道,跟幾位同行打聽過,有的在13元時賣掉了一些,有的沒及時賣。可能有人提前賣豬,也有的繼續養著。越養越大,花費的飼料越來越多,可這是市場逼迫的,誰對行情都沒辦法。“咱是當事業去做,價格好壞都得養啊。”吳先生說。
渭南另一位養豬戶陳先生介紹,今年飼料價格比較高,跟去年相比一噸貴了八九百元。玉米以前九毛錢一斤,如今約1.3元,就看7月份價格咋樣。*近幾年即便養豬,分工也非常細,有人養豬,有豬經紀人聯系收購,帶客商來買,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說實話養豬波動比較大,有賺錢的,也有賠錢的,就算行情好要是成本高也會賠錢。以前只管養好賣高價就賺錢,如今不一樣了,市場變化太快,消息太多,養豬更加復雜了。
“行情難判斷。總之,養殖這事各家各戶自己做主、自個兒判斷。市場不等人,自己決定養豬就要計算好,會算賬,承受得起。”陳先生說。
風停了風口上的豬“遭殃”豬企股價跌回地上
以前,豬價站上風口,豬企紛紛起飛。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老板秦英林一度成為富豪;一旦風停下了,就“跌回地上”。
據Wind統計,截至6月17日收盤,豬產業指數下跌0.97%,盤中創出新低1152 0173 3840.16點,今年累計下跌近20%。個股方面,新希望、順鑫農業等養豬企業年內跌幅已接近40%。
“盈利王”牧原股份1-5月銷售生豬1396.2萬頭,超過去年前10個月的銷量。不過,隨著豬肉價格下滑,牧原股份的股價從2月下旬開始就一路走低。2月22日-6月17日,牧原股份的股價累計下跌34.32%,幾乎透支了年初的全部漲幅。
今年以來,牧原股份公布的4份月度生豬銷售簡報(1-2月合并)里,商品豬銷售均價一直處在下降狀態。
通常頭部豬企靠規模化養殖和成本優勢來熨平價格周期波動,即“以量補價”。然而,眼下豬價下行,甚至跌破自繁自養成本線之際,這一邏輯已然行不通了。
據機構測算,進入二季度,豬價跌勢不止,自繁自養的盈利空間明顯收縮。據卓創資訊監測,5月份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一度出現了近兩年*低點。仔豬育肥盈利壓力更大,月末虧損值達到397.16元/頭,而年初的盈利高點在1803.56元/頭。
而在2020年一季度,我國生豬出欄量跌至近10年低位,豬肉不夠吃,資本方擴產意愿大增。2020年全年,唐人神、大北農、傲農生物、溫氏股份、新希望等豬企在建工程、生物資產(包括仔豬、保育豬、育肥豬等),增幅均超過****。一位業內人士稱,在上升的豬周期,這些是展現“肌肉”的優質資產。但到了行業下行期,形成閑置反而會影響業績。
與現貨市場保持同步,連日來,生豬期貨主力合約也連續刷新上市以來新低紀錄。行情數據顯示,大商所于今年9月份交割的生豬期貨主力合約6月15日盤中一度低至18550元/噸,創出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掛牌以來新低。
??豬肉價格超跌 驚動了發改委引發預警
超跌的豬肉引發了關注。6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提示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6月16日,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預警。近期,生豬、豬肉市場供應充足,需求偏弱,價格持續下跌,豬糧比價不斷縮小。據價格監測,我省豬糧比價6月1日至6月15日為5.23:1,進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頒布的《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發改價格〔2021〕770號)設定的過度下跌預警區域。陜西省發展改革委提示養殖場(戶)增強市場風險意識,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綜合業務處處長劉剛,此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分析,豬肉價格下降與供需兩端都有關系。在供應端,國內生豬產能在持續恢復,存欄量持續增加。而從需求角度看,隨著天氣轉熱,目前正處于消費淡季,市場需求相對疲軟。另外,在養殖環節,今年3至4月,市場觀望氛圍濃,部分養殖戶選擇壓欄惜售。近期面對豬肉價格快速下降行情,養殖盈利空間明顯減小,養殖企業急于出欄意愿較濃。
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導致豬肉價格下跌的各項因素里,生豬養殖的產能過剩不容忽視。過剩產能下,如果養殖戶不充分利用產能,就會帶來損失。目前來看,除了發布預警外,還應當認真研究是否需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避免價格超跌帶來的虧損,對養殖信心的傷害。只有引導養殖者科學、合理規劃產能,才能確保豬肉市場和價格穩定。
短期豬價將繼續承壓偏弱調整
根據市場機構生意社監測,2021年元旦過后,國內外三元生豬價格跌跌不休,截至6月10日,半年內下跌幅度達到56.35%。
半年跌幅超50%,“二師兄”啥時候能翻身?生意社生豬產品分析師李文旭對華商報記者表示,6月以來,豬價持續弱勢誘發養殖戶拋售,國內生豬市場供應愈發寬松,屠宰場完成采購計劃后紛紛啟動壓價收購,加之終端肉類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內生豬市場供大于求問題凸顯,豬價整體承壓持續弱勢下行。6月10日國內生豬均價下跌至15.33元/公斤,較6月1日大幅下跌11.74%,較今年年初已下跌56.35%。
后市如何呢?“還在跌。”李文旭對華商報記者表示,短期內肉類市場供強需弱問題難以緩解,豬價將繼續承壓偏弱調整。長期看,國內玉米、豆粕價格持續高位,養殖飼用成本持續高企。豬價快速回落致使生豬養殖利潤大幅縮減至虧損局面,養殖戶補欄熱情持續回落,養殖戶退養增加后市生豬存欄量將有所回落,有望誘發新一輪豬周期。如果豬肉占比不變,CPI預計會下降。
豬肉價跌,肉夾饃、回鍋肉為啥沒降價
盡管豬肉降價,但不少餐館此前受肉價上調的肉夾饃、回鍋肉等菜價并沒有調回來。
在西安市子午大道附近一家經營多年的川菜館里,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該店一份洋蔥回鍋肉的價格是30元。兩年前,這盤菜的標價是24元,后來漲到27元,*終漲到了30元。
家住西安市太白南路附近的一位居民李先生表示,去年疫情后到今年初,市面上不少熟食豬肉的價格更高了,“附近有一家烤脆皮五花肉,一份售價在去年32元,今年漲到36元。”
為什么豬肉降價了,菜單上的價格不見下調?一位餐館經營者表示,近幾年餐飲經營的成本都在上漲,比如人工、房租、蔬菜、米面油甚至調味品等,豬肉價格僅僅是食材之一。光是豬肉價格變化很難對總成本產生影響,所以沒辦法下調菜單價格。
資深生豬行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對不少豬企來說,眼下比較糾結。如果按原有擴產計劃生產,就要把眼前的虧損扛過去;如果減產增效,則要考慮豬價再漲起來籌碼還有多少。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郭麗巖表示,過往如果是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也會啟動相關機制。所以,預警機制是既調高又調低,對于整個生豬市場和豬肉市場保供穩價進行聯動監測,還有儲備調節的工作。 華商報記者 李程 黃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