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瑞芬報道:7月高溫酷暑,隨著畢業季和暑假的來臨,聚餐、聚會以及熬夜看球等活動的次數逐漸增多,疾病的感染率也逐漸升高,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近期應重點防范感染性腹瀉、登革熱和毒蘑菇中毒。
??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夏季來臨,適宜的溫度使得細菌繁殖十分活躍,蒼蠅等媒介生物繁殖加速,易引起疾病傳播,因此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病將逐漸增多。畢業季,聚餐、聚會等活動頻繁,增加了感染性腹瀉的風險。
??防范感染性腹瀉:應注意吃/做飯前以及如廁后務必洗凈雙手;食物必須煮熟煮透,尤其是牡蠣等貝類海產品;飲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飲用;一旦發生嘔吐、腹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居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建議患者應居家休息至癥狀完全消失后再上學/班;
??此外,集體單位應做好日常性防范工作,及時發現病例,單位內提供食品的部門要嚴格審查從業人員的上崗資格,同時確保食品的安全食用;一旦發現病人,要讓病人居家或住院隔離;病人嘔吐物和糞便要進行消毒處理,清潔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病人去過的場所要進行消毒。
??登革熱,常見癥狀以高熱、皮疹、全身疼痛為主,春夏季高發,流行于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江西省已連續多年出現輸入性登革熱病例,七月進入蚊媒活躍期,應警惕輸入性病例或本地疫情的發生。
??防范登革熱:應及時清理室內外的積水容器,3~5天刷洗水缸、換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廢棄罐子內的積水,避免蚊蟲孳生;到戶外活動時,要穿好長衣長褲,裸露的皮膚要噴涂驅蚊劑;室內裝防蚊紗窗;睡覺時要掛蚊帳等。從東南亞國家等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后,如出現發熱、皮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癥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毒蘑菇又稱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現中毒癥狀的大型真菌。目前,國內已報道的毒蘑菇種類達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命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蘑菇中毒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8種類型: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腎損害型、橫紋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防范毒蘑菇中毒: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采摘、不銷售、不食用野生蘑菇。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做到人人知曉隨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濕土壤適合菌類生長的公園、植物園、旅游區、林場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誤采誤食毒蘑菇,必要時有關部門可定期清理。
??此外,需注意勿在路邊攤販處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欲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飲食關鍵在于不隨意食用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盡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