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黑牛食品4月13日發布的2014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黑牛食品營業收入約5.83億,同比下降16.33%,扣非凈利潤約為-580萬,主營業務首次出現虧損。
扣非凈利潤,是指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反映公司主營業務的經營情況。數據顯示,自2010年上市后,黑牛食品的扣非凈利潤從2011年的近一億元,一路大幅“跳水”,至2014年虧損約580萬元,黑牛食品到底怎么了?
傳統產品老化 市場萎縮
在細分品類中,黑牛食品主營產品中占比*大的液態奶(主要為花生牛奶)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元,同比下降20.92%;豆奶粉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00億元,同比下降18.70%。
與黑牛食品的營收大幅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承德露露公布的年報顯示,其2014年扣非凈利潤約為4.33億元,同比大漲34.06%。而豆奶粉等沖調飲品龍頭企業維維股份公布的年報顯示,其201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約6807萬元,扭轉了2013年虧損2.03億元的局面。
近年來,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總體呈現了健康發展的態勢。除了業內熟知的“南椰樹、北露露”,包括蒙牛、伊利、娃哈哈、養元、可口可樂等飲料企業也相繼進入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相關產品也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為何在良好的市場大環境下,黑牛食品的兩個主營產品卻呈現營收大幅下降的情況?黑牛食品對此解釋為,液態產品花生牛奶受行業及品類市場銷售整體下降影響表現不佳;豆奶粉、復合麥片等老產品由于包裝更換造成消費者一定的認知延遲、營銷投入不足等原因銷售有所下滑。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產品本身老化導致。黑牛豆奶屬于行業的老品牌,原本已有一定的市場占有量與知名度。但隨著時間推移,其價格逐漸透明,經銷商利潤減少,自然就不愿意做。
從數據上看,黑牛食品2014年應收賬款約為4688萬元,大大高于2013年的152 0173 3840萬元,也可以看出黑牛的產品終端積壓較多,或者說回款不暢,另外黑牛食品的銷量和產量分別下滑15.85%、21.66%。在營銷方面,其2014年廣告投入約為1102萬元,較上年大幅縮水過半。總體看來,黑牛食品已顯力不從心,無力開疆拓土。
跟風預調酒 前景難測
在整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黑牛食品亦在積*調整產品線,其在2014年底推出的達奇預調雞尾酒頗受各方關注,被認為是反轉業績的一大關鍵。
年報顯示,黑牛食品以1000萬元重金聘請韓國一線明星金秀賢作為達奇預調酒的代言人,亦可以看出其對于預調酒市場的野心勃勃。黑牛食品副董事長吳迪年2015年1月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達奇將致力成為預調雞尾酒行業前三名。
據了解,近年來,預調雞尾酒頗受年輕群體喜愛,國內80、90后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群體,預調雞尾酒所蘊含的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其他酒類產品目前都承受著較大的的壓力,因此,預調雞尾酒成為近段時間各酒類及食品企業的一大投資熱點。
然而,在預調酒領域,目前已有銳澳、冰銳等較為成熟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擁有銳澳品牌的巴克斯酒業在2013年度、2014年度,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86億元、9.82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021.15萬元、2.3億元。其擴張速度令人咂舌。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指出,隨著參與者的增多,未來也將會具有挑戰性。后來參與者若能以差異性的口味入場,競爭也許不會那么慘烈。
朱丹蓬則表示,黑牛食品的銷售范圍主要集中于華中、華東及東北地區,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洋河、五糧液、匯源等大企業目前均已推出預調酒產品,黑牛食品與之相比并無很強的競爭力,因此也面臨很大的風險。
新華食品查閱天貓網站發現,在銳澳官方旗艦店里,其銷量*好的產品月銷量已超過6500件;而在達奇的旗艦店中,其銷量*好的產品月銷量僅336件,與年初相比尚沒有體現出很強的增長力。
無論是植物蛋白飲料,還是預調雞尾酒,都被視為飲料市場的下一個藍海。然而激烈的競爭無處不在,隨著消費者口味的變化與選擇的增多,如今已經不是隨便推出一款新品就必定會受到追捧的時代了。核心競爭力的缺失,或許是黑牛食品面臨的一大問題。無論在哪個市場,要攬這份瓷器活,還得拿出金剛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