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地仍破獲多起獵殺野生動物案件,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現象屢禁不止。
??不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27日)下午召開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工作情況發布會,公安部、國家林草局、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已經表態,將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堅決取締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切實加大對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野生動物從捕獵、出售、購買、運輸、利用存在一條黑色產業鏈,有人認為這與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普遍太輕有關。對此,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柳學軍表示,根據現行《刑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主要是依法打擊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犯罪。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出臺后,目前,公安部正會同*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和司法部等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法律適用問題的指導意見,并將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切實加大對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野生動物保護、人工繁育、經營利用等很多領域都與林草部門有關。發布會上,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副司長王維勝對記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國家林草局實施了*為嚴格的野生動物管控系列措施。獲悉專家評估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信息后,及時要求全國各地對2800多家竹鼠、獾養殖機構全面排查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和養殖動物的異常死亡或者疫病等情況。
??同時,要求各地對所有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停止一切野生動物上市交易和運輸等活動,嚴厲打擊違法獵捕、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行為。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要求對野生動物非正常死亡、患病等情況實行日報告制度,并對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按要求進行妥善處理。
??河北某野生動物養殖場。攝影/章軻河北某野生動物養殖場。攝影/章軻王維勝介紹,截至2月26日,全國各地林草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866000多人次,出動車輛97800多次,清理整治市場餐館飯店等經營場所35萬多處,檢查人工繁育場所152 0173 3840多處,辦理野生動物違法案件690起,收繳非法工具2919件,收繳野生動物39000多只,收繳封存的野生動物制品1080多公斤。
??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及制品活動是誘發亂捕濫獵現象的*主要原因,它不僅危害野生動物的種群安全、生態安全,還成為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隱患。濫食和非法交易的現象屢禁不止原因是什么?對此,王維勝分析,*少數人抱有“野味”滋補、獵奇炫耀等不健康的飲食觀念,缺乏保護意識和衛生安全防范意識,不惜高價追逐“野味”,助長了對野生動物的不正常需求。不法分子從違法獵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中能夠謀取暴利,有的盜獵團伙在鳥類遷飛季節網捕鳥類的不法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甚至數十萬,為此不惜鋌而走險。
??此外,我國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出臺前,還有不少野生動物沒有納入到管理范圍,成為執法工作的一大障礙。另一個因素是基層保護執法力量嚴重不足,很多自然保護區的巡護人員,人均看守面積達到數十平方公里,在山高林深、地形復雜的區域難以實現全方位的嚴防死守。市場執法過程中也常常面臨野生動物識別鑒定、取證成本高等技術困難,制約了保護執法的效能。
??王維勝告訴記者,針對上述情況,國家林草局已進行了專門研究,全面整頓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從業機構,依法清理許可證件和文書,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經營野生動物活動的申請,嚴格規范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活動的審批行為。
??同時,部署加強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推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調整進度,修訂“三有”動物名錄,完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標識管理等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
??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司長梁艾福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先后檢查經營場所460萬個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140萬個次,督促下架或者刪除、屏蔽相關的交易信息14萬條,停業整頓市場和經營戶1.1萬家。同時,查辦了一批野生動物違規交易的案件,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兩次公開曝光了相關典型案例,對違法經營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對于公眾目前*為疑惑的哪些野生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表示,正在與國家林草局協商,本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保障水產品供給安全的原則,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進一步明確禁食的范圍。在新的目錄出臺之前,對于已經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目錄》或《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將通過文件的形式盡快予以明確。
??同時,已編纂完成了《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起草制定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正按照人大《決定》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爭取盡快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