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暑熱難耐,被視為解暑去火良方的涼茶飲料十分暢銷。不過,近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公開稱“涼茶飲料是加了一些中藥材的糖水”。
植物飲料標簽弱化。因打著“涼茶”的名號,有人會將涼茶歸為茶飲料,不過朱毅表示,涼茶中并不含有茶多酚,雖名為涼茶卻并非茶飲料,它真正的身份是植物飲料。
不過,涼茶這一身份似乎仍在被眾涼茶企業有意無意地弱化。7月31日,記者從超市購得一些品牌涼茶飲料,發現“涼茶”二字仍是這些飲料的主要突出字眼,而作為其根本屬性的“植物飲料”四字地位則遠不如“涼茶”二字。
一罐熱量等于6塊方糖。無論涼茶企業如何突出與弱化,朱毅強調,消費者需要弄清的是,市售的包裝涼茶并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含有中藥的藥湯,也不是茶,而是飲料。
朱毅表示,根據各涼茶企業在涼茶飲料外包裝上,標注的配料表順序,就能判斷其中的中藥成分并不多。
記者觀察到,各種涼茶盡管其中成分不盡相同,但排在頭兩位的卻都是水和白砂糖。
朱毅強調,大部分涼茶飲料幾乎都將白砂糖放在第二位,因此其熱量并不低,她曾經計算過,310毫升的涼茶飲料,其熱量相當于6塊方糖,而公認的高熱量飲料可樂,一罐的熱量則相當于10塊方糖。
重 藥效不如突出味道。對于涼茶飲料,不少消費者的期望超乎對于正常飲料的要求。在京客隆超市,一位消費者表示:“只要覺得上火了,就會買涼茶,總比吃藥好 吧?”在涼茶飲料的發展歷程中,“去火”或“消火”二字的作用不可磨滅。而涼茶企業在進行廣告營銷時,也多突出“上火”、“消火”的概念。
朱毅表示,涼茶飲料中的中藥成分并不多,因此想要通過其中的成分來達到“去火”的目的,幾乎不可能。
但是,仍有人堅持認為,“我上火了喝涼茶真的很管用”。對此,朱毅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上火”本身并不是一個特別科學的概念,有些人所謂的“上火”只是輕微的過敏或者內分泌失調等,對這種情況多喝水是可以有一定調節作用的,此時涼茶飲料作為一種“糖水”,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不少人在喝涼茶飲料時,會自我暗示喝下去就會“去火”,這種自我暗示心態對于減輕癥狀也是有幫助的。
朱毅建議,對于涼茶企業來說,可能在未來的營銷道路上,應該淡化涼茶飲料的藥用功效,突出其涼茶的味道,這樣才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