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縮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推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記者近日走訪調查了市區居民小區、商圈及酒店,對餐飲行業存在浪費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外賣和宴請成浪費重災區
??“有些外賣連包裝都沒拆就被扔掉了,看著真心疼!”在奎文某小區從事垃圾回收工作的李建國說,幾乎每天清理小區垃圾桶時,都能發現外賣餐飲浪費現象。
??“外賣帶來便利,增加就餐選擇,但有時因為不合理的點餐方式而浪費。”家住奎文區嘉日花園的薛華女士認為,外賣餐飲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餐廳的餐食分量不合理。比如,在外賣平臺點早餐,吃不完一大份八寶粥,但又不能點半份。其次,有的商家設置了起送金額,為了達到起送標準,不得不多點一些。還有,一些商家推出促銷活動,有人會為了享受優惠而刻意湊單。
??除了外賣浪費,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婚禮酒席、生日宴會食物浪費現象還是比較突出的,這種場合下客人往往點超出實際用餐量的飯菜。記者近日在一場小型的婚宴中發現,七八桌的飯菜,有好多雞肉、豬肉僅僅動了幾筷子,承辦方迫于面子也沒有打包帶走。
??“存在這種現象,主要是客人的節約意識不足,經常有的菜品不動一筷,這種情況下我們會主動建議客人打包帶走。”東方大酒店一服務員告訴記者。
??小餐飲店凸顯就餐不文明
??8月22日,記者在新華路桐蔭街路口東側的眾多小餐館看到,有不少餐館在顯眼處張貼了“適量點餐,杜絕浪費”“提倡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的公益海報。但也有部分面館、炒雞店并沒有在明顯處張貼海報。在一家店外邊,餐桌上四位客人點了七八個菜,在就餐結束后,大家起身離開,但剩下還有不少菜、包括不少烤串,都沒有打包,白白浪費了,而餐飲攤主也沒有提醒客人“打包帶走”。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8月23日,記者走訪銀座商城一樓的連鎖餐飲店,業戶都提醒廣大市民用餐時厲行節約、杜絕浪費,不少餐飲店特意制作了各式各樣的提示牌,擺放在餐桌上。在呂氏疙瘩湯店內,據記者觀察,90%以上的桌位幾乎沒有剩下飯菜,服務員打掃起來也較為輕松。“在點菜之前我會有所斟酌,吃多少點多少,如果吃不完也會要求打包。”來濰坊出差的徐君女士告訴記者。
??在新華路附近凱德廣場漢巴味德自助店內記者看到,每一張餐桌上都擺放有提示牌提醒客人控制用餐量。該店工作人員介紹,在餐桌上擺放提示牌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傳統,并且規定剩下的飯菜要符合規定的重量。如果超出,那么之前的押金就無法退回,引導顧客就餐的時候要量力而行不能浪費。
??多部門倡議市民“文明用餐”
??“現在客人都是少點、勤點,并且餐后主動打包帶走,做到了不剩飯、不剩菜。”濰城區某海鮮店經理周衛慶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發現,很多餐飲店為了引導消費者文明用餐、減少浪費,紛紛使出不同的“招數”宣傳“光盤行動”,例如為踐行“光盤”的顧客贈送優惠券、飲料等,有效避免了消費者在點單時出現浪費現象。
??各餐飲服務單位紛紛主動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適度消費、避免浪費、剩飯打包,推出半份半價菜、小份適價菜服務,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共建綠色文明的用餐環境。
??據了解,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餐做起,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普及餐桌禮節,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夾”,逐步養成“餐具專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的用餐習慣,監督身邊親朋好友,制止浪費現象,以餐桌小文明帶動社會大文明。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及道德模范、*美人物、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要**行動、爭做示范,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帶頭踐行“文明餐桌”。
??奎文區委黨校副校長王彥斌表示,全面推行“光盤行動”不僅有助于節約糧食資源、不過度消費食物,更能夠讓大家樹立新消費觀念,倡導健康理念、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廣大市民要切實培養節約習慣,與浪費陋習告別,大力踐行文明用餐、珍惜糧食的良好道德風尚。
??濰坊市科協科普部部長張學鋒說,“文明餐桌”,關鍵在于提高市民素質,從自身做起,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制餐飲浪費行為,做培養節儉習慣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讓文明餐飲成為新時代濰坊人的文化風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