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早在2010年,市場上的新名詞流行起來:“姜你軍”“蒜你狠”“糖高宗”“向前蔥”和“豆你玩”之類,時隔6年后,豬肉價格創下新高,大蔥、大蒜價格同比翻番……高漲的農產品價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豬周期”“蒜你狠”“向錢蔥”再現江湖,各地叫苦不迭。
而就在兩年前,我國河北、海南、河南等多地出現豬肉價格下跌、蔬菜滯銷局面,菠菜、芹菜、萵筍等價格持續走低,有的甚至跌到幾分錢一斤。為何近期菜價肉價持續高漲?價格還將“飛”多久?記者就此進行了實地調研。
現狀
多重因素推動菜價與豬肉價“齊飛”
4月12日,記者了解到,市場大蒜價格普遍上漲了2至3倍,豬肉價格更是堅挺,普通的五花肉1斤15元左右,排骨更是要20元左右一斤。業內人士分析,我省大蒜大部分靠外省供應,此輪價格暴漲主要原因是產量減少和蒜商囤貨。
“現在豬肉價格比春節前還要貴!過年之前大都在12-14元一斤,現在幾乎都賣到15元一斤以上了!”家住衡水市區中心街的劉阿姨到附近超市的冷鮮肉專柜買肉,被上漲的肉價嚇了一跳。
“上一周后腿肉還賣15元一斤,今天就漲到了16元一斤,精五花肉要15.5元一斤,排骨更是要20元一斤,真是太貴了!”劉阿姨說,超市里的精肉越來越多,價格也是越來越貴。
對此,超市銷售人員坦言,超市豬肉價格因規模效應和精細化,要比市場普通分割肉高一些。因為價格高,很多市民放棄買豬肉而去買魚和禽類,原來**能賣3頭豬,現在**賣兩頭就不錯。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大蒜批發價格達到了每斤6.7元,而在去年7月大蒜入庫之時,每斤僅2.5元。而在上海,很多攤主已經將蒜頭的*高售價提高至12元/斤,突破6年前10元/斤的*高價位。
*離譜的山東,目前大蒜價格已達到20元一斤。顧客在一家小店吃飯,無論是吃包子還是餃子,都不再有免費的大蒜可吃。您非要吃不可?好,到服務臺買,一元錢一頭。問店家為何不送?答案是一頭蒜一塊多,實在是送不起了。
另外吉林長春,江西南昌、廣州番禹、甘肅蘭州等地,也有曝出“蒜你狠”的消息,大蒜價格普遍上漲了2至3倍。
市民這邊嘆蒜價太高,而大蒜商人這邊則是笑容滿面。“去年囤大蒜的,今年都賺到了錢,每噸*少也能凈賺4000多塊錢。”4月7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年囤大蒜就賺到錢的小李在記者面前難掩自己的得意,“我**次進入蒜市,去年只存了1000噸,春節前全部出清,那時*高1萬多出的,你自己算吧。”
專家分析,當前菜價上漲,但交易量同比明顯下降,一方面是蔬菜市場正處于“春淡”,另一方面,受今年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南方持續暴雨導致“南菜北運”供給不足。豬肉價格上漲,一是前幾年價格持續低迷,一些養殖戶減產或退出市場,農業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約有500萬養殖戶退出市場;二是各地提高環保門檻,許多養殖戶標準不達標;三是今年春節前后,全國出現多場寒潮雨雪天氣,對仔豬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市場供應偏緊。此外,還有2大因素或為菜價高起“推波助瀾”。
一是流通環節費用高昂。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一位張姓客商說,一根蔥從田間地頭到餐桌,要至少經過收購商、批發商、運輸商、零售商等5個環節,這其中產生費用、損耗等加碼,使得蔬菜零售價可能上漲數倍。二是,在漲價預期影響下,部分從業人員可能存在囤貨炒作行為。
趨勢
部分菜價回落豬肉價格仍高位運行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預測,未來一段時間,隨著各地氣溫回升,蔬菜上市量將逐步增加,預計菜價總體將呈現回落態勢。
記者在一些菜市場看到,目前蔬菜價格已有“分化”態勢,部分種類的蔬菜價格回落明顯,例如黃瓜1斤2元,西葫蘆1斤1.8元,與往日“平峰”時期價格差別不大。部分攤販也表示,這幾天進菜價格已經有所“松動”。
據工作人員預測,隨著氣溫升高,大量蔬菜回陸續上市,菜價也會隨之逐步回落。但今年蔬菜價格明顯高于往年,這種態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降價還需要一定時間。
河北省農業廳蔬菜處處長張保起表示,往年五一前后是蔬菜上市的高峰期,屆時山東和河北南部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回落。
菜價可能回落,豬肉價格在一段時間內卻可能還要高位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10日稱,當前生豬價格高位運行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預計今后一段時間生豬價格可能高位趨穩,但上漲空間有限。
對策
啟動臨時補貼機制做好產銷對接
持續上漲的菜價、肉價已經引起相關部委高度重視。農業部要求,把抓好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作為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任務。商務部也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測力度,及時發布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信息,引導養殖、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補欄。
物價上漲,“受傷”*大的無疑是低收入人群和困難群眾。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將執行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及時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專家表示,要從根本上降低菜價,應降流通成本,做好產銷對接,建設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基礎設施,發展冷鏈物流技術等。商務部研究院流通消費所副主任陳麗芬認為,除“農超對接”、“農餐對接”外,還應大力提倡和推廣城郊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的“社區直送”和“周末菜市場”,批發市場大型經銷商開展“批零對接”和“場地對接”等,讓農民與市民兩頭都受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