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廣東省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為66歲男性,現居深圳,赴武漢探親后出現發熱、乏力等癥狀,1月19日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月20日,廣東省確認新增1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共有14例確診病例。
??已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隨訪,目前暫無異常
??新增病例分布如下:深圳8例、珠海3例,湛江、惠州各1例,均收治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60歲以上老人8例,青壯年4例,10歲兒童1例。11例病例有武漢居住或旅行史,2例與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癥狀大多為發熱、咳嗽(干咳為主)、乏力、胸悶、呼吸困難等。重癥4例,危重癥2例,無死亡病例。廣東已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隨訪,目前暫無異常。
??自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疫情處置領導小組、防治專家組和疫情防控保障組,統籌領導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省衛生健康委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臨床救治、防控、病原學等3個專家組,及時制定各項應急措施和工作方案。各地市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嚴密監測疫情,全力救治患者,強化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規范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各部門聯防聯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形成防控合力。
??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現已進入春運高峰,人員大規模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風險可能持續增加。下一步,廣東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等各項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消息,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來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變異仍需嚴密監控。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控專家介紹,冠狀病毒可能的傳播途徑有3個,分別為: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傳播、與病人的密切接觸、觸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后用臟手觸碰嘴巴、鼻子或眼睛。
??專家建議,要預防感染,**要在室內適當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這能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其次,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特別是小孩、老年人、孕婦及基礎病患者。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必要時外出佩戴口罩。注意口罩要定期更換,一次性使用,一般不超過4小時。此外,平時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洗手時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沒有條件時可使用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
??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專家介紹,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患者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也有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一周后恢復。
??在醫院或社區衛生院等門診就醫時,*好全程佩戴好口罩。如果脫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痰液也要用紙巾包好,用過的紙巾要丟棄至垃圾桶,并清潔雙手。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生發病前14天內的旅行史、病人接觸史,包括發病前兩周內是否曾前往武漢市、是否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等。就診后,要聽從醫囑安排進行治療,并提醒家人或密切接觸的朋友如果出現類似癥狀應盡快就醫。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朱曉楓 通訊員 粵康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