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當前正處于風口浪尖之上的同仁堂(600085.SH),顯得諱莫如深。日前不得不成立內部調查組,前往鹽城調查“過期蜜蜂”事件,但其結果會如何公布,是敷衍應對危機公關,還是坦誠向公眾公布事件結果,監管部門和公眾保持高度關注。
??19日,長江商報記者飛抵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的事發地——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鹽城金蜂”)進行踏訪。上午9時許,工業園區車輛逐漸變得多了起來,包括印有公務車字樣的小車和警車,然而這些車輛未能進入鹽城金峰廠區內。長江商報記者現場看到,鹽城金蜂兩個大門緊閉。當記者表明身份時,幾個保安態度粗暴,阻攔記者接近廠區,并打著手勢警告記者不能拍照,否則將采取措施。
??整個上午,記者看到,除了一輛叉車和濱海縣計量測試所車量進入廠區外,未見任何車輛進入,廠區內也鮮有工人身影。而現場的人員也謹小慎微,看見記者在大門外守候,趕緊把工廠車間大門關上。
??中午12時許,有調查組的公務車輛陸續離去。整個工廠冷冷清清,偶有嗞嗞聲響,但無任何生產跡象。周邊的農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之前上班的人這幾天都全部放假了。
??鹽城金蜂是否停產,檢查到哪一階段,何時公布檢查信息?對此,長江商報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法人代表周金林電話,均顯示接通后被掛斷。而同仁堂和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則一概婉拒。
??同仁堂董秘辦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該事件已由同仁堂集團統一處理,而負責該事務的集團工作人員則表示,自己不是調查組成員,對其一概不知,以公告為準。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則向長江商報表示,事情正在調查之中,具體進展到哪一步并不清楚,但到時會有統一結果發布。
??蜂蜜缺口大或成同仁堂用過期蜂蜜主因
??以“環城皆鹽場”而聞名的江蘇鹽城,這次卻因蜂蜜“蜚聲全國”。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鹽城金蜂回收過期蜂蜜。據視頻中的知情人爆料,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企業回收了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并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但實際上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了同仁堂的原料庫,再通過加工后銷售。執法人員向記者表示,召回產品應懸掛不合格品標識,同仁堂分公司的企業操作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同仁堂方面的態度也算誠懇,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日立即發布了致歉聲明。聲明中稱,同仁堂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聲明還表示,鹽城金蜂受同仁堂委托生產食用蜂蜜,同時受其委托處理回收蜜,但合同中規定“回收蜜只能用于喂蜜蜂,不得用作他用”。
??換言之,同仁堂將主要責任歸因到鹽城金蜂不按合同辦事,而自己是無辜“背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同仁堂大事化小的危機應對之道,顯得*不誠懇!
??然而,同仁堂承認,在委托生產過程中,同仁堂蜂業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并已通知鹽城金蜂暫停其受托加工生產活動,封存全部所涉物料,全力配合調查。
??一位從事蜜蜂養殖的蜂農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市面上的真蜂蜜有原蜂蜜和混合蜜兩種,但這兩種的數量并不算多,很多所謂蜂蜜是勾兌而成,“里面壓根沒有蜂蜜”。
??有數據顯示,國內全行業的蜂蜜產量大約為年產20萬噸,其中一半出口,內銷的產量10萬噸左右。但每年全國市場的銷量卻達50萬噸。也就是說,市場上的蜂蜜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是真正的蜂蜜。
??上述蜂農表示,如果鹽城金蜂所回收使用過期蜂蜜是真蜂蜜的話,“或許是因為蜂蜜彌足珍貴。”
??鹽城金蜂工廠已無生產跡象
??外界當前關注的焦點在于,鹽城金蜂過期蜂蜜的調查進展如何? 是否會走過場?
??昨日,長江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濱海縣通榆鎮民營創業園園內的鹽城金蜂,這里距離濱海縣城還有5公里。在官方介紹中,通榆鎮民營創業園占地千畝,是濱海縣全力打造的鎮級**特色園區。
??長江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內企業中包括建材、機械、紡織在內的多家企業。然而整個園區人煙稀少,多數道路坑洼不平,還有部分新鋪的水泥未干。
??整個園區被耕地包圍。當地農民告訴記者,這里人不多,大車多所以路都壓壞了。
??不過,因為過期蜂蜜事件發酵,這兩天車明顯多了起來。19日上午9時許,陸陸續續有多輛公務車和警車駛入鹽城金蜂。長江商報記者看到,保安對每個進廠的人員查看了藍色工作牌。而當記者表明身份時,該公司保安先詢問是否有記者證,查看完記者證后,接著又表示必須持有藍色工作牌才能進廠。而當記者詢問哪里申請藍色工作牌時,廠區內一負責人從辦公樓內大喊:“你們什么都不要說,讓他們趕緊走。”
??隨后幾個保安走過來粗暴警告,不允許拍照,否則沒收相機。然而,當記者在公司外等候時,記者發現保安在拍記者。
??鹽城金蜂公司共有兩個大門,在兩門之間的房間被做成了商店。玻璃上印有“各類蜂蜜、蜂王漿、蜂蜜酒”,雖然廣告字體已被刮處,但膠水印記仍顯示該商店主售蜂蜜類制品。
??與隔壁木材廠進進出出的貨車相比,整個上午,鹽城金峰工廠冷冷清清,偶有嗞嗞聲響,無任何生產跡象。幾個掛有藍色工作牌的人在廠區內穿梭。長江商報記者現場看到,除了一輛叉車和濱海縣計量測試所車輛進入廠區外,未見任何其他裝卸貨物的車輛進入。
??一位當地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很多周邊的工人都被放假了,可能是已經停工了吧”。
??同仁堂市值三天蒸發12.48億
??在探訪中,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廠區內現場人員普遍謹小慎微,看見記者在大門外守候,趕緊把工廠車間大門關上。中午12時,一批公務車輛陸續離開,當記者試圖采訪穿著制服的人員時,普遍扭頭就走。
??鹽城金蜂是否停產,檢查到哪一階段,何時公布檢查信息?對此,長江商報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法人代表周金林電話時,均顯示接通后被掛斷。
??而同仁堂和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夜語焉不詳。同仁堂董秘辦告知記者,該事件已由集團統一處理,而負責該事務的集團工作人員則表示,自己不是調查組成員,對其一概不知,以公告為準。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則表示,事情在調查之中,具體進展到哪一步并不清楚,但到時會有統一結果發布。
??記者了解,為安慰投資者,同仁堂公告稱,同仁堂蜂業2016年8月與鹽城金蜂簽訂了委托加工合同,當年未實現生產。2017年的委托加工產量在220噸,2018年截至10月底委托加工產量達152 0173 3840噸。
??不過,對于主營中成藥生產和銷售的同仁堂來說,其子公司同仁堂蜂業業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年報顯示,同仁堂蜂業2017年度營業收入為2.8億元,凈利潤為268萬元,其營業收入占本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133.76億元的2.09%,凈利潤占本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凈利潤17.42億元的0.15%。
??2018年1-9月,同仁堂蜂業營收為1.97億元,1-9月份凈利潤為-87.3萬元,其營業收入占同期同仁堂營收(未經審計)104.77億元的1.88%,而占同期凈利潤(未經審計)為14.49億元。
??同仁堂表示,本次事件對公司收入利潤等財務方面影響甚微。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長江商報統計發現,從17日開盤至19日收盤,同仁堂的市值三天已蒸發12.48億元。
??一位券商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作為百年老店的同仁堂,這次的危機不僅僅是蜂蜜的問題那么簡單,公眾*關心的是這個上市公司的誠信,如果一個藥企上市企業在產品質量上缺乏基本誠信,在出事后又不敢坦誠對待,這才是同仁堂*大的危機。”
??同仁堂會如何調查和處理本次事件,長江商報將對進展持續關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