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馮爍 張旭成 于中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豬肉價格連續下降10周”成了微博和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全國多地的豬肉價格已經低于每斤20塊錢。對于豬肉價格的一跌再跌,有的網友還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這意味著大家期盼的豬肉自由又回來了!”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4月上旬我國生豬價格環比下降11.9%,從春節前的一波上漲到現在的一路下降,不少豬農也仿佛坐了一趟過山車。那么,豬肉價格下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養殖戶對于當下的行情又是怎樣看待的呢?肉價還會不會繼續下跌?
我國自古就有“豬糧安天下”之說,豬肉更是當今大多數國人必不可少的食物。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價格自2021年第4周(1月22日-1月29日)起已連續下降10周。來自吉林的生豬養殖戶劉彥軍告訴記者:“現在肥豬價格在12.5元至13.5元/斤,年前*高價能達到18塊錢/斤,一斤掉了5塊多錢。”
在記者的走訪中發現,超市、農貿市場中的零售豬肉價格也在“跳水”。記者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平中山農貿市場中看到,五花肉、精肉價格明顯下降。豬肉攤老板倪軍元說:“跌得很多,跟去年比跌了七八塊。現在五花肉24元/斤,精肉20元/斤,去年(精肉)25元或28元/斤,五花肉30元/斤,已經便宜了很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類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作為肉食品和主要農副產品的豬肉,價格的稍許波動都會給居民帶來不小的影響。
春節前豬肉價格的一波上漲讓不少老百姓感到擔憂,現如今豬肉價格下降到每斤十幾塊、二十幾塊,讓不少老百姓大呼便宜。
市民1:比年前便宜多了,肯定好一點。
市民2:過年時27、28元/斤,現在不到20元/斤。
然而,豬肉價格的下跌卻讓持有豬肉股票股民高興不起來。14日晚間,養豬牛股新希望出了公告,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2億元至1.8億元,同比下降88.94%至92.62%。數據顯示,新希望的市值有816億,市值已經從近期的高點跌去450多億。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看來,之所以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每年春節后到五一之前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需求一直比較疲軟;另一方面原因是大量的生豬陸續出欄并供應到市場當中,造成市場暫時性供過于求。他說:“*主要的原因是生豬的供給已經開始明顯恢復,1-3月份累計的定點屠宰企業的生豬屠宰量同比增加28%以上。另外,節后像三四月份一般屬于消費的季節性淡季。”
行情的探底讓豬農們為此頭疼不已,為了減少損失,很多人選擇暫停出售生豬,壓欄的現象愈發嚴重。甚至一些小規模的養殖戶將生豬出欄后,決定不再繼續養殖。養殖戶曹慶周告訴記者,之所以不再養豬,就是為了防止持續降價帶來的更大損失。“價格不行,逐漸在走下坡,另外身體不行了,價格下去一時半會兒上不來,因為產能夠了,價格再想上來是很難的。”
不過,*近兩天北方的主產區生豬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似乎給了豬農一些信心。朱增勇預計,到今年五六月份豬肉消費將出現反彈,屆時豬肉價格或將止跌企穩。“我個人覺得這個反彈只是前期過分下跌的一個市場修正,預計到五六月份消費將會進行反彈,豬肉價格可能會止跌企穩,并且出現季節性反彈。”
在這里要講一個概念,叫做“豬周期”,它是一種經濟現象,是指由于生豬供需不平衡引起的豬價周期性變動。合理范圍內的豬價波動有利于產業的優勝劣汰,但價格過低不利于生豬生產的穩定,價格過高不利于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在吉林省松原市養豬協會會長郭中江看來,對于養豬農戶來說,規模化養豬是破解“豬周期”的有效途徑。他說:“一個中型的豬場養一兩千頭豬的投資大約在二三百萬元,其退出市場很難,包括他們投入了一些設施、精力和技術,保證他們在豬肉低行的時候也能養下去。”
同時,郭中江也建議養殖戶盡量養殖一些綠色有機豬,有機豬肉的市場行情相對穩定。他說:“養一些生態綠色的豬,比如黑豬就比較有特色。它生長周期長、抗病能力強,也就是抗風險能力加強了,這樣它的生豬價格包括豬肉價格都比較穩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