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稻米鎘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問題。由湖南省農科院培育的“兩優低鎘1號”雜交稻組合適宜在一定程度的鎘污染田安全生產稻米。中國農學會組織對該組合8個試驗點取樣送檢后,以中科院院士劉耀光為組長的專家組今天在長沙評議認為,測試的鎘低積累水稻具有較好的生態適應性,在土壤鎘污染大田條件下種植,能生產出鎘含量不超標的稻米,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選育鎘低積累水稻品種,是解決稻米鎘污染直接且*經濟的途徑。在相關項目首席專家柏連陽教授的組織下,湖南省農科院趙炳然研究員課題組通過基因組編輯技術與雜種優勢利用技術的集成創新于去年取得突破,在國際上**攻克雜交稻“親本去鎘技術”:即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突變了主栽雜交稻親本吸收鎘的基因,研創出適于重度鎘污染稻田種植的“低鎘水稻”——雜交組合“兩優低鎘1號”及其親本“低鎘1號”和“低鎘1S”,且不含轉基因成分。
為進一步測試在不同鎘和錳濃度、不同類型土壤及不同栽培方式下“低鎘水稻”的降鎘效果和主要農藝性狀,湖南省農科院今年開展了“低鎘水稻”多點生態試驗,試驗點包括湖南、湖北和江西3省的8個鎘污染程度不同的試驗田。送檢結果顯示:除土壤全鎘含量為25.2 mg/kg的試點外,在土壤全鎘含量為0.53-1.46 mg/kg、全錳含量為103-662 mg/kg、pH值為5.3-7.8的大田條件下,“低鎘1號”的稻谷鎘含量為0.03-0.09 mg/kg,“兩優低鎘1號”的稻谷鎘含量為0.02-0.08 mg/kg,遠低于對照品種的稻谷鎘含量和國家0.2 mg/kg限量標準值。
專家組結合送檢結果和現場考察情況,建議國家從政策、項目上加以扶持,以推進該成果的轉化應用。作者:胡宇芬 賀中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