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說起魚生,廣西人特別熟悉,對它真是又愛又恨,因為大部分人都懂得:魚生有風險,入口需謹慎。正是深諳此道,吃起來也特別講究:下口之前,也懂得蘸點醬料、配點小酒,吃起來似乎放心多了。但據了解,廣西肝吸蟲人群感染率為 4.76%,其中橫縣高達28.78%,成為全國高發區之一。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廖柏明教授表示,生吃淡水魚生,已經成為肝吸蟲病傳播疾病的*常見途徑。即使魚肉放血完全,肝吸蟲照樣會殘留在魚肉中被人食用,而且肝吸蟲成蟲在人體肝臟內的寄居時間可長達20年之久。如不及時治療,會堵塞膽總管而出現梗阻性黃疸,甚至發生膽絞痛,慢性重復感染的嚴重病例發展為肝硬化。專家建議,愛吃淡水魚生的市民,*好不要吃了。
廣西人愛吃魚生 導致肝吸蟲病高發
國家CDC公布的數據顯示:肝吸蟲病在全球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 85%病例在中國。國內流行非常廣泛,廣東、廣西、黑龍江位居前三名。目前廣西已發現60個縣(市、區)有肝吸蟲病流行或有此病存在,目前全區感染人數為300萬~600萬人,居全國第二位。
“高發人群與地區、人種、性別、年齡無關,與生活習慣有關。”廖柏明教授表示,肝吸蟲病成蟲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動物(如貓、狗、豬、鼠)的肝膽管內。患有該病的人或動物,蟲卵經常隨膽汁進入腸內,混于糞便中排出體外。淡水魚正是由于“水廁+魚塘”的養殖模式,導致養殖的魚類感染肝吸蟲。大量感染肝吸蟲的魚類被加工成魚生后,導致人體感染。
廣西橫縣等地的民眾,喜歡吃淡水魚做的生魚片,不少人因此“中招”,在門診中經常會接觸到這類病人。另外,東北人也有吃生魚的愛好,還有福建、江浙、上海等東南沿海省市,流行吃醉蝦、醉蟹等,這些都屬于感染肝吸蟲病的高危行為。
據廖柏明教授介紹,肝吸蟲病對人體*大的威脅主要是肝膽方面。患者感染肝吸蟲病后,初期并沒有明顯癥狀。但長期感染后,膽管出現局限性擴張,管壁增厚。大量蟲體會引起阻塞、膽汁滯留,引發多種疾病,如肝腫大、纖維化、膽結石、膽管炎、膽囊炎,甚至有少量會引起肝硬化、肝癌、膽管癌。另外,小孩如果感染,會影響正常發育,可能會患侏儒癥。
醬油白酒殺不死肝吸蟲 專家建議不要吃魚生
雖然*好的預防辦法是改變飲食習慣,少吃甚至不吃魚生,切斷傳播途徑。但是魚生的愛好者不忍放棄口福,他們相信,一邊吃魚生,一邊蘸醬油、喝白酒,就可以殺死魚生中的肝吸蟲。這樣可能嗎?
廖柏明教授表示,肝吸蟲囊蚴的抵抗力比較強,調味品和白酒等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起到殺蟲功效。不要以為醬油、白酒可以殺死肝吸蟲。如果飲酒量過大,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
他還強調,就算自己不食用魚生,與別人共餐時有魚生,也有可能會感染肝吸蟲病。寄生在魚肉上的肝吸蟲囊蚴有可能污染筷子,通過筷子交叉污染別的熱菜,不吃魚生的人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此外,被帶有肝吸蟲囊蚴的魚蝦污染過的砧板、菜刀、盆子,再接觸其他肉菜,其他肉菜也有可能會被污染,接觸的人也有可能將肝吸蟲帶入體內。肝吸蟲的傳播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
早期癥狀不明顯 但危害不容忽視
肝吸蟲病一般起病緩慢,僅少數短期內重度感染的患者臨床上表現為急性發病。輕度感染者常無癥狀或僅在食后有上腹部飽脹感、食欲缺乏或輕度腹痛,患者易疲勞,糞便中可檢出蟲卵。
“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飽脹、輕度腹瀉、肝區隱痛,患者會有肝大,以左葉為明顯,有壓痛和叩擊痛,同時會伴有頭暈、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廖柏明教授表示,個別患者因大量成蟲堵塞膽總管而出現梗阻性黃疸,甚至發生膽絞痛。慢性重復感染的嚴重病例發展為肝硬化及門脈高壓時,出現消瘦、貧血、腹壁靜脈曲張、肝脾大、腹水、黃疸等。
由于肝吸蟲病的輕度感染者幾乎沒有任何癥狀,稍微嚴重一些的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一般人很難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肝吸蟲病,需要進行專業的醫學檢驗才能確定。建議喜歡吃生魚片的“吃貨”們,不妨到醫院做一個檢查,排查隱患。
廖柏明教授表示,只要花20元抽血就可以驗出是否肝吸蟲感染,還可以結合免疫學檢查、寄生蟲檢查、影像學檢查(B超、CT檢查)來進一步確診。
進行病原治療可驅蟲
但重癥患者需對癥治療
現在肝吸蟲病的治療比較簡單,服藥3天左右即可打蟲。一般來說,只要及時打蟲,不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我們主要進行病原治療。”廖柏明教授表示,經藥物治療后糞便蟲卵陰轉率可達90%以上。少數病例在用藥時會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惡心、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24小時后癥狀會減輕或消失。一般治療量對肝、腎無明顯損害。個別患者會有期前收縮、心律失常等癥狀。
他強調,對重癥患者應先給予對癥及采取支持療法,如增加營養、糾正貧血、利尿消腫等,待全身情況好轉后,再進行驅蟲治療。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者,除驅蟲外還加用抗菌藥物。對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膽總管梗阻患者應予手術治療。治療合并病毒性肝炎時,除積*保護肝臟外,應在病情改善的基礎上盡早進行驅蟲治療。
淡水魚衛生狀況堪憂
防肝吸蟲要三管齊下
據了解,目前淡水養殖魚類生長的環境越來越差,大量不規范、不衛生的養殖習慣屢見不鮮,“水廁+魚塘”的養殖模式仍未被消滅。在不少淡水魚養殖場,為節省養殖費用,廁所直接建在水塘邊,俗稱“水廁”。發酵后的糞便直接入塘,滋生浮游生物,作為魚類的肥料,殊不知這卻成了一大衛生安全隱患。在肝吸蟲病高發區,肝吸蟲蟲卵經人類糞便排出,經水鄉人在傳統的魚塘水廁直排,肝吸蟲卵由此寄生于塘蝦、螺體,塘魚吃蝦螺后轉寄生于魚體內,人吃魚后又感染肝吸蟲。
廖柏明教授表示,要想預防肝吸蟲病,應做好三個方面:
**,控制傳染源。目前,廣西的肝吸蟲主要依靠飲食傳播。在當前的養殖環境下,淡水魚類的養殖條件相對差,不少地區“水廁”仍然處處可見。因此,合理處理糞便,改變養魚的習慣,都是預防肝吸蟲病傳播的重要措施。
其次, 切斷傳播途徑,盡量改吃熟食。魚生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和未知風險,加熱不僅能殺死肝吸蟲,同樣能殺滅病菌,殺死其他種類的寄生蟲。
*后, 保護易感群體。愛吃魚生的市民是肝吸蟲病的高發人群。這類人群*好到醫院接受相關檢查。目前,肝吸蟲的檢測手段已經非常成熟,一旦發現被感染,就要及時驅蟲。( 葉宇莉 通訊員 藍飛燕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