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頭圖來源|南方都市報
2月13日下午,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鐘南山院士團隊成員、廣州醫科大學國家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趙金存介紹,該團隊在P3實驗室中,通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一例重癥感染患者糞便樣本,分離了活的冠狀病毒,有公共衛生意義,可以指導政策制定。
趙金存介紹,這個發現不是偶然,今天李蘭娟院士團隊也有類似發現。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現象,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但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還要進一步研究。
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其傳播途徑
據南方都市報,會上有人提問:此前,國家CDC、浙江省包括省CDC都先后分離出了病毒株,現有我們和兄弟機構之間分離出來的病毒株有差異嗎?為什么會出現類似的差異?另外,我們此項研究,是否意味著進一步佐證了新冠肺炎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防控舉措上是否需要相應調整?
趙金存表示:對于傳播途徑,我們只能說是存在糞-口傳播或者糞-呼吸傳播的可能性,還需要進一步的明確其傳播途徑,所以不用恐慌。防控方面,還是需要注意個人衛生、便后洗手,不要參加聚集性的活動。我相信,此項研究成果出來后,國家也會對具體防控措施進行評估,酌情修訂舉措。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患者糞便中分離出來了病毒,提示我們在治療、檢測端,進一步加強對病人糞便樣本的監測。
應該說,很多兄弟團隊已經分離了很多病毒株,我們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和武漢毒株高度同源,但確實存在一定的變異,有5個堿基突變。5個堿基的突變,相對于3萬個堿基而言可說是微不足道。大家不要擔心這樣的變異,因為對于一個RNA病毒而言,變異是正常、可控的,我們后續會密切監測情況,有情況馬上回報。
樣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提供的糞便拭子標本
2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百檢網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到一株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該樣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提供的糞便拭子標本。實驗室通過多種細胞系接種樣本并傳代,*終從Vero E6細胞中成功分離出2019-nCoV毒株。
據悉,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團隊也同樣從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到病毒。此前,有報道在確診2019-nCoV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2019-nCoV核酸陽性,但在糞便中是否有活的病毒未知。
該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的確存在活病毒
這個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的確存在活病毒,盡管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存在糞口傳播,但結合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近發生同一建筑發生2名新冠病毒患者,可能與該樓的下水道污染相關。
所以提醒市民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如便后請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暢,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糞便病毒的傳播。患者糞便中病毒的分離為我國2019-nCoV疾病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對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百檢網已完成該病毒株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并利用間接免疫熒光實驗結果顯示患者血漿可識別該分離株感染細胞(圖1),病毒粒子可在電鏡下觀察到,具有冠狀病毒典型結構(圖2)。
國家衛健委:糞便中分離到病毒,并不意味著主要傳播途徑發生變化
據廣東通報,廣州醫科大學聯合廣州海關及中山五院從新冠肺炎患者糞便中分離到病毒。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回應稱,從糞便中分離到病毒,不意味著糞口傳播就是主要傳播途徑。通過對病例臨床表現分析,不管患者消化道癥狀是初發癥狀還是并發癥狀,發熱、乏力、干咳仍然是*主要的臨床表現。病毒傳播仍為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為主。
換言之,戴好口罩和做好手衛生是*重要、*有效的防護措施。堅持勤洗手、規范洗手和手消毒,可以從根本上減少感染風險。在有疫情發生地區,醫院、餐館、商場等公共場所,需要做好常規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全國新增病例152 0173 3840例,新增死亡254例,湖北以外新增病例連降9天
據國家衛健委13日下午通報,2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2 0173 3840例(湖北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重癥病例減少174例,新增死亡病例254例(湖北242例,河南2例,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安徽、山東、廣東、廣西、海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2807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7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9429人。
截至2月12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2526例(其中重癥病例803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5911例,累計死亡病例1367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9804例,現有疑似病例1343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7153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1386人。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78例:香港特別行政區50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臺灣地區18例。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2月12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312例,連續第9日呈下降態勢。
過去這一數據分別為: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444例(9日),381例(10日)、377例(11日)。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治愈出院病人越來越多,從7日開始,每天治愈500例,今天應該已超過5000例;出院病人中,90%為輕型和普通型,10%為重癥和危重癥;平均住院日10天左右;92%的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療,積*的呼吸支持和循環支持,效果比較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