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日,云南白藥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新規定修改了藥品說明書,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烏”,而“草烏”此前被指有毒。有微博大V指其在美藥品批號與國內一致,但其披露成分卻不含草烏,涉嫌違規。(4月4日 新京報)
云南白藥“有毒”在多次被媒體曝出后,方才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新規定修改了藥品說明書,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烏成分。雖然云南白藥言之鑿鑿:“通過獨特的炮制、生產工藝、其毒性成分可基本消除”,但云南白藥“亡羊補牢”的做法,不禁讓人唏噓,原來涉及的保密配方、“國家機密”竟然是不愿告人的“毒藥”,何以不公開,是否藏有什么貓膩?
其次,云南白藥的做法也凸顯藥品監管制度的不完善。根據我國藥品生產企業推行的GMP管理,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應該說如果藥企嚴格按照GMP要求來進行生產、經營,應該說,藥品的質量還是可靠的。然而云南白藥陷入“毒品”的漩渦,提醒我們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對GMP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防止出現問題;同時還要進一步探索建立藥品生產監督的長效機制,*終要達到保護公眾健康的目的。。
第三,云南白藥呼吁藥企良知。作為治病救人的良藥,需要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有一種社會責任感,自覺執行GMP規定。因為藥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督出來的,如果違規藥品一旦流入市場,造成的危害將不可估量。群眾利益無小事,如何把群眾的用藥安全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好商業利益和公眾利益的關系,企業當家人有責任、有義務“把好關、守好門”,切不可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忽略了危險。 (吳國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