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一向被視為“餐飲業標桿”的海底撈又攤上事兒了!
近日,海底撈店內的菜品被顧客發現分量明顯不對,在要求重新稱重后,竟然真的“缺斤少兩”。
10月19日下午,海底撈也緊急回應:“已當面道歉,但兩萬現金賠償未能達成一致。”
海底撈:支持顧客依法維權
10月15日,河南鄭州的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就餐時,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只有152 0173 3840g,竟少了62g。
此事讓海底撈登上了微博熱搜**。
據媒體報道,涉事店長解釋稱,員工備菜時操作失誤導致,當天只有這一份菜品不合格。鄭州市城東路市場監管所所長表示,按照新消法規定,這種情況可以對顧客的損失三倍賠償。當事人耿女士則回應:不要一分錢、不要卡,道歉解釋清楚即可。
針對此事,10月19日下午,海底撈也緊急回應稱,已于當天給顧客當面道歉,并支持顧客依法維權。
從海底撈的回應來看,一是表明“缺斤短兩”的事件屬實,解釋為操作失誤和產品特性導致水分流失;二是已于當天給顧客當面道歉,并支持顧客依法維權;三是顧客提出了兩萬現金賠償,但未能達成一致。
對于上述解釋,網友們看法不一,有人表示,毛肚本來就這樣;也有人表示,流失水分過大。圖片來源:微博
2月至今股價暴跌超60%
海底撈今年頻頻登上熱搜,一舉一動都受到巨大關注。在資本市場上,今年2月至今,海底撈股價已暴跌超60%。
海底撈此前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顯示,2021上半年實現營收200.9億元,同比增加105.9%;歸母凈利潤為0.9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整體翻臺率從2020年同期的3.3次/天下降至3.0次/天;一線至三線城市海底撈餐廳的人均消費開支同比跌2.6%-2.8%。
公司稱,上半年的經營狀況不如預期,主要因為:**,自去年下半年起新增大量門店,龐大的固定成本增加經營壓力;第二,受到疫情影響,新開業門店的盈虧平衡期及現金投資回本期都較以往長。截至6月底,海底撈集團的全球門店數量增加299家至1597家,其中1491家位于中國內地,106家位處港澳臺及海外地區。
中泰國際認為,海底撈的業績及股價表現已進入磨底階段,凈利潤將持續復蘇。縱使近年消費者對海底撈的服務體驗不佳,但還是有一定的品牌效應。短期隨著疫情接種率的提升、新店爬坡及秋冬旺季的來臨,有利單店盈利率的提升。中期,火鍋市場行業擁有較快增速,公司增加下沉市場滲透率推動整體業務增長。積*推進會員系統建設、提升門店智能化、組織改革等將提升門店長期的經營效率。預測今明兩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分別強勢反彈至238.1%及141.8%。
興證國際證券也指出,在疫情壓力+正餐復蘇節奏較慢+門店增多分流+新店爬坡緩慢的背景下,公司業績承壓。但公司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在擴張節奏更為穩健的同時繼續推進門店智能化,并加強內部管理,運用大小區管理模式以放權給各地區、縮小管理半徑、提升門店溝通效率等。降低公司目標價至34港元,對應2022/2023年PE為41.5/30倍,維持審慎增持評級。公司現價對應2022/2023年PE為34/25倍,已相對合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