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我國是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國,穩定生豬產能和豬肉價格意義重大。此次六部門聯合發布《意見》十分必要,對從整體上提高生豬產業現代化水平、長遠布局規模養殖,緩解“豬周期”波動,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豬糧安天下,豬肉價格在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以來,隨著生豬產能恢復,豬價陷入低谷,生豬產業再次陷入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豬周期”這一經濟現象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要緩解“豬周期”,穩定產能是要義。為鞏固生豬產能恢復成果,防止產能大幅波動,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涵蓋了財政、金融政策及逆周期調整等行業關注的熱點內容。
鞏固生豬產能恢復成果
所謂“豬周期”,是指生豬生產和豬肉銷售過程中的價格周期性波動,具體表現為: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養殖戶虧損——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種周期性大幅波動使養殖戶和養豬企業“叫苦不迭”:賺一年、賠一年;價賤傷農、價高傷民,豬肉價格升高,消費者就可能“望豬興嘆”。
“豬肉的市場價格,主要受到市場供求規律的影響。疫病、人口和消費結構、環保規制、貿易、規模化水平等因素,會影響‘豬周期’的波動幅度和周期時間?!敝袊r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說。
新世紀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出現了5次較大波動,尤其是*近一次,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減少,而且疊加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恢復難度很大。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各地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目前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豬肉市場供應相對充裕,價格明顯回落。
“與之前相比,本輪‘豬周期’出現了四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說,一是產能降幅之深和價格漲幅之大****。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之大****。中央明確了由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的要求,有關部門密集出臺了19項扶持政策,養殖用地、環評和信貸等政策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生產恢復之快****。四是產業轉型效果之好****,一大批高水平的規模豬場快速崛起,一批中小養殖戶改造提升步入規模養殖行列。
目前,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量4.39億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4564萬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2.1%。上半年豬肉產量2715萬噸,同比增長35.9%。7月份*后一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為每公斤25.93元,比本輪“豬周期”*高價低33.71元。
但生豬產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依然不牢固。隨著近期豬肉價格回落較快,生豬養殖出現虧損,養殖場(戶)發展生產積*性受挫。一些地方也反映,2019年出臺的用地、環保和保險等政策深受養殖場(戶)歡迎,但有收緊趨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急轉彎”,可能會進一步放大市場不景氣帶來的影響,再次造成產能大幅下降,加上養殖成本上升和非洲豬瘟疫情的不確定性,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任務十分艱巨。
此次出臺《意見》,就是要鞏固生豬產能恢復成果,構建穩產保供的長效機制,穩定和延續長效性支持政策,建立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防止產能大幅波動,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豬價下行周期,更需要生豬基礎產能的適度干預,以反周期生產調控為主,輔以短期政府儲備肉收儲,降低生豬產能的周期性波動,防止生豬產能因為調減速度和幅度過大,出現豬價過快上漲的風險?!敝煸鲇抡f。
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
《意見》提出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這是一個新舉措。
“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就是把住能繁母豬這個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的‘總開關’,將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變化率正負5%和10%作為調控基準,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重點是避免因能繁母豬存欄量過度下降埋下供應隱患?!睏钫窈7治稣f。
監測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共有4次大波動,恰好對應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變動超過5%時的4次情況。因此,《意見》提出建立以能繁母豬存欄量為核心指標的逆周期調控機制,完善和強化調控政策措施,熨平“豬周期”波動。
一方面,要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以正常年份(2017年)豬肉產量5500萬噸為參照,設定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300萬頭、*低保有量4000萬頭。動態監測全國能繁母豬月度同比變化情況,當月度同比變化率超過5%時,采取預警引導、鼓勵生豬養殖場(戶)加快補欄二元母豬或淘汰低產母豬等措施,促使能繁母豬存欄量回歸合理區間;當月度同比減少10%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以上時,督促地方政府及時啟動救助措施。
另一方面,要穩定規模養豬場存量。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納入全國生豬養殖場系統備案,中央到地方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還明確提出,不得違法拆除規模養殖場(戶),確需拆除的,各地要安排養殖用地支持其異地重建,并給予合理經濟補償。
同時,要落實分級調控責任和政策保障,各省在生豬產能出現大幅波動的時候,及時采取臨時救助補貼、貸款貼息補助等措施。中央財政將結合各省落實穩定生豬產能和資金投入情況,在安排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
“政策層面強調要建立逆周期的調控機制,簡單來講,就是當豬肉價格持續下降時,要采取一定的舉措來緩解養殖戶的養殖成本,穩定養殖戶的信心,并通過加強豬肉儲備應急調節來平衡市場供給。”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
穩定財政、金融等長效性支持政策
業內普遍認為,豬價的周期性波動是市場經濟中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豬周期”不可能消失,只能減少波動幅度。
此次《意見》出臺,著眼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明確提出,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主要內容包括:穩定生豬貸款政策、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穩定規模豬場存量;實施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加快品種改良進程;用5—10年時間形成生豬發展新格局、使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加強豬肉儲備調節、保有一定數量的政府豬肉常規儲備。
從中可以看出,政策遵循經濟規律,瞄準供需變化,細化了不同環節實現生豬產業長期穩定供給的具體調控要求,更多地用市場化思維提出穩定生豬生產的長效性支持政策,確保生豬供應和價格穩定,措施到位,眼光長遠。
“在豬價下行周期更需要這種穩定生產的政策。在豬價下行時期,由于虧損、資金的斷裂,養殖戶在生產管理中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這種局面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恐慌性的清欄,或者是由于對重大疾病的防控松懈導致產能加速下降等,而這些反應又帶來新一輪的產能大幅下降、豬價上漲。目前,政策的出臺能夠在市場機制條件下,利用經濟規律,合理有效地調節產能。”朱增勇說。
據了解,為落實好《意見》提出的各項政策,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將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加強財政保障和金融服務,加大穩產保供、轉型升級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力度,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引導作用,擴大生豬收入保險,創新項目支持手段,保證政策資金效果。
此外,各有關部門將制定和完善具體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指導力度,重點推動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穩定財政、金融、用地、環保等長效性支持政策,加快建立穩定生豬生產發展的長效機制,滿足消費者豬肉需求,使養殖者有合理盈利。(記者 張曦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