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有人將“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評為*討厭的廣告語,原因是其“誤導了國人對起跑線的盲目重視”,制造“童年恐慌”。
??? 國產大豆的“童年恐慌”來自于種植環節。每當提起振興大豆產業,人們關注的焦點就會集中在對大豆種植業的投入上。只研究投入、不研究產出,只研究生產、不研究市場,結果是政府向農民發補貼,收獲產品后市場卻不認可。
??? 事實上,國產大豆的危機不僅是種植業危機。用九三油脂總經理田仁禮的話說:中國大豆產業面臨困惑的背后,是農業政策問題,也是資本市場問題,更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宏觀經濟策略問題。
??? A收儲
??? 對企業而言,“收”和“儲”都是難題。
??? 過去,油脂企業收大豆需要拎著袋子挨家挨戶去收,運費、人工費都很高。2002年,國家出臺規定,糧油加工企業收購農民糧食扣除進項稅和銷項稅。這本來是一項對企業十分有利的政策,但問題是,享受這項政策的條件是從農民手中收購大豆得索要其身份證、戶口簿、土地承包證,這“三證”缺一不可。“很麻煩,一般農民家就那幾袋糧,又不能用小毛驢車送到廠子里來,他就得找中間人。可糧販子又不是農民,這樣我們就享受不到扣稅政策。”說起這一矛盾現狀,一位油脂企業工作人員一臉無奈地對記者說。
??? 為這,許多企業寧可進口也不愿意收購國產大豆。
??? 而對于那些“庫存已滿”的企業來說,“儲”的風險也并不小。明達油脂總經理張德毅告訴記者:“我們都是一季收購四季加工,為保證達產,一年需用的原料要在3個月內一次性儲備足,這就相當于把錢放在倉庫里,不但不產生利潤,還要付通脹的‘利息’。”
??? 據測算,企業每收購1噸大豆原料儲備資金成本為70多元,再加上裝卸費、短運費、包裝費、倉儲費等,每收購1噸大豆又要支付收儲費用約80元。僅憑“收儲”,國產大豆的成本已經高高在上。
??? B運輸
??? 中國的資源運輸一直呈現“南運”態勢。
??? 2006年建三江糧食產量高達68億斤,僅靠運量較大的鐵路,即使滿負荷運輸,也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每天一個專列就是加節車,一節車皮按運輸60噸糧食算,**2400噸,發3年也運不完。
??? 享受運輸補貼的糧食尚且如此,作為經濟作物的大豆就更不用說了。
??? 黑龍江省是大豆產區卻不是銷區,地處“神經末梢”,又不像糧食那樣可以享受特殊的運輸政策。于是,經常是市場好的時候沒有車皮,市場不好時車皮來了。冬天搶春運,夏天搶暑運,不算糧食的大豆永遠“搶不上槽”。據計算,大豆原料或產品從產區運到銷區平均每噸需要運費大約80元。
??? 相比之下,進口大豆到港直接卸貨,原料儲備不由中方承擔。近年來,油脂企業大多在沿海設廠,進口大豆在港口卸貨后直接進車間,每噸運費*多20元。
??? 平均算下來,國產大豆必須比進口大豆價格每噸低200元左右,在進入市場前才能算在同一起跑線上爭奪市場。
??? C需求
??? 大豆進口量與日俱增。然而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大豆的需求并非消費需求,而是生產需求。
??? 近年來很多油脂企業都在沿海建廠,包括九三油脂。每建一個廠就增加幾百萬噸的需求量。記者從省大豆協會了解到,目前我國油脂企業產能將近8000萬噸,但實際需求只有4000多萬噸。產能過剩一半以上,企業開工率*高只有50%。
??? 被稱為“國產大豆*后守望者”的九三油脂,2004年也在沿海建了廠。總經理田仁禮告訴記者,當時很多豆農對他罵不絕口,但這并沒有阻止九三的大豆進口量劇增。田仁禮把當時的行為稱為“逃生”。他說:“作為企業,**得生存。”于是有人又對田仁禮如今“不要再建廠”的呼吁嗤之以鼻,對此田仁禮無奈地表示:“我在沿海建廠時,國內產能并不過剩。但現在,我堅決反對低水平重復性建設。”
??? 據了解,九三油脂在黑龍江的5個廠盡管停產,工人還照常上班、照常開工資,都是靠在沿海的3個廠養著。田仁禮把這歸結為“國企的責任”。
??? 今年4月28日,中糧集團天津糧油綜合基地一期22萬噸糧油倉儲項目奠基,該基地計劃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項目投產后中糧在天津的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將達600萬噸。
??? “在國內產能已經過剩的情況下,國家還批準中糧的糧油項目,也是在為進口大豆推波助瀾。如果是為了中國大豆產業,為什么不在大豆主產區建設糧油基地?”田仁禮不解。
??? D外資
??? 國外大豆轟轟烈烈地進口,中國豆農有豆子卻賣不出去,這是為什么呢?
??? 中國開放大豆市場以后,外資在中國建了很多工廠。從油脂加工企業到大豆問題研究者,所有與大豆有關的人在這件事上都清楚:外資企業**不是要靠這些工廠賺錢,而是要通過打通低端產業鏈來變現上游的利潤。
??? 田仁禮給記者舉例:“去年7月份之前,人民幣升值,我們進口大豆用美元結算,等于每噸凈得12%的利潤。自己當時看到這么高的利潤都覺得不好意思,這錢賺得也太容易了!”
??? 田仁禮用這個指標分析外資油脂企業,發現了一個令人驚悚的問題:如果他們用進口大豆,我們用國產大豆,市場不好時人家就讓利,打低價戰,12%的利潤墊底,我們必死無疑啊。據介紹,跨國公司的綜合利潤率都在10%以上,而國內大豆加工業利潤率不足2%。田仁禮認為,只要跨國公司拿出兩個百分點,民族大豆企業就全部倒閉。
??? 當國內油脂加工企業都采用進口轉基因大豆作為原料時,豆農將放棄種植沒有利潤的非轉基因大豆,跨國糧商通過操控國際大豆價格、把扼流通渠道,迫使國內榨油企業無法繼續經營。
??? 這才是目前國產大豆市場恐慌的根源。
??? 中國大豆產業始終在“童年陰影”上糾結不已,卻越來越忽視“后天”流通環節中存在著的多重風險,讓原本就先天不足的國產大豆在與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對峙中,再次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