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日,筆者走訪廣州多個農貿市場,不少市民和豬肉檔主紛紛表示今年豬肉價格一直上升。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周,豬肉平均價格為26.86元/公斤,而到8月第二周,價格已經上漲至32.44元/公斤,上漲了20.8%。
全國豬肉價格升高,廣東也沒能例外。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7月以來,廣東生豬平均收購價格連連上升,過去一周,即8月10—16日,生豬平均收購價格達到27.20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上漲79.78%,比去年11月的*高收購價高了將近10元,是2018年到目前為止的*高收購價。
豬肉漲價背后原因有哪些?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如何?為了穩市場保供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豬產能下降導致供應緊缺
省農業農村廳分別從生產和供給兩個方面來分析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在生產方面,去年以來,我省生豬產能持續較快下滑。據省統計部門統計,上半年期末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分別下降34%和43%;農業農村部在廣東設立的20個監測縣數據顯示,6月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減少超過50%。
廣東省生豬產能下降,除了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還有以下三個因素:一是環保清理整治的影響,近年各地開展養殖污染整治,清理關閉了大批小散養殖場;二是生產者的理性選擇,非洲豬瘟疫情來勢兇猛,不少養殖場戶主動減少存欄、提前出欄、停止補欄;三是“豬周期”的市場調節,2017至2018年全國生豬供大于求,價格持續走低,養殖者主動減少生豬養殖,后續影響總體產能。
在供應方面,廣東是豬肉消費大省,2018年全省生豬自給率約65%,缺口約152 0173 3840萬頭,而珠三角地區自給率只有30%。生豬從存欄減少到出欄減少約有半年的周期,當前生豬產能下降導致的后續結果已逐步顯現。
——生豬供應緊缺逐步顯現。6月以來全國各地生豬價格大幅攀升,在未來全國生豬供應嚴重緊缺的背景下,作為主銷區的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生豬供應將面臨嚴峻考驗。
——產品替代效應逐步顯現。部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受疫情影響,減少了豬肉消費。據省統計部門統計,上半年全省豬肉產量同比減少約7萬噸(5.3%),禽肉、水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萬噸(7%)、16萬噸(4.3%)。此外,據廣東省92個規模養雞場檢測數據,6月黃羽肉雞存欄量同比增加60%。
多措并舉穩生產保供給
據農業農村部分析,預計下半年豬肉供需關系進一步趨緊,豬價繼續上漲壓力較大。但由于其他畜禽產品產量增加,消費結構調整加快,加之進口豬肉及其制品數量也有所增長,肉類市場供給總體有保障。
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供應形勢,廣東省也已經積*采取各項措施應對。
目前,各級正推進落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直12部門印發的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十條措施,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對種豬場、規模養豬場的支持政策,加強非洲豬瘟綜合防控和擴產復產技術指導,千方百計穩定生豬生產供應。
同時,積*優化畜禽產業結構布局,大力引進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推進實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適應新階段環保高要求、疫情高風險的新形勢,努力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黃進
實習生 潘曉凝
通訊員 粵農農軒 簡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