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國家統計局6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至年內高點2.5%,較上月漲幅(1.8%)大幅回升。
同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公布5月湖南的數據,湖南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1.8%,比4月同比擴大0.2個百分點。
與居民感受較為一致的是,豬肉、鮮蛋、鮮果價格在當月環比上漲明顯。從環比來看,蛋、豬肉和鮮果價格分別上漲9.5%、5.6%和2.1%,合計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28個百分點。
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0.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43個百分點,是拉動CPI漲幅的“主力軍”。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分析,造成5月CPI漲幅較大,主要有兩個原因。“翹尾因素是導致5月CPI回升的一個重要原因,5月比4月份高了0.6個百分點”;姚景源認為,豬肉價格回升也影響了5月CPI漲幅,“4月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約17元/公斤,5月均價是20元/公斤,環比漲了20%多。”
物價·觀點
全年物價難大漲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預計近幾個月內CPI將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下半年豬肉價格上升態勢或難以持續,全年來看CPI不大可能超過3%,預計應在2.5%左右。
CPI下半年可能反彈
財經專欄作家、世元金行**研究員肖磊表示,中國目前需要的并不是更低或更高的CPI數據,而是能夠在CPI保持在2.5%左右的時候還能將GDP增長保持在7%左右。“由于央行信貸已開始放松,CPI下半年可能反彈。”
物價·觀察
“吃飽”到“吃好”的代價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明確到2020年,全國人均全年口糧消費量將達到152 0173 3840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類13公斤、肉類29公斤、蛋類16公斤、奶類36公斤、水產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一年吃60公斤水果、140公斤蔬菜、29公斤肉類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365天折算,每天應該攝入160克水果、384克蔬菜、79.45克肉類。
根據凱恩斯理論,收入是影響食物消費需求能否實現的經濟因素。理論上,人均收入的穩步增長,食物構成的消費量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如今,中國城鎮居民蔬菜人均消費量在122公斤附近徘徊,這個數字接近1993年附近的水平。早在1975年,城鎮居民蔬菜人均年消費量就有130公斤,到1983年達到高值165公斤,隨后一直下降,直到1998年的113公斤后開始反彈,到2004年達到了122公斤,如今仍在這個水平徘徊并呈上升趨勢。
業內人士說,蔬菜消費量的變化,反映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初,人們只能用糧食和普遍種植的蔬菜來保證溫飽。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逐漸用豬肉來取代對蔬菜的消費。
于是,近些年,中國消費者表現得越來越像肉食動物。數據顯示,1949年,中國人每年肉類消費平均水平只有4公斤,1980年到2013年的33年間,這一數字從12.7公斤上漲至61公斤,增幅為403%。
不過,統計學家通過研究全球各國人均GDP和人均肉類消費量的關系發現,肉類消費量與收入水平存在確定性的關系。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可作為肉類消費的臨界點。當低于5000美元時,肉類消費增速*快,再往上走很有可能出現下降。
2013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7000美元,借鑒美國的案例,其肉類消費量在一路狂跌,因為越來越多美國人意識到飲食健康的重要性。
從國務院制定2020年的肉類攝入量目標來看,人均每年29公斤的量,相比現在至少要減少一半有余。
現在,我們無法預見未來人們對于肉類的消費能否減少,但是蔬菜、水果價格的波動已經反映了某種現象:當產量減少,價格隨之猛漲,這反映出市場的巨大需求量,也反映出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
仔細想來,這樣的現象在奶制品市場也有了體現。
物價·門票
崀山門票明年上漲40元
本報6月10日訊 今天,記者從省物價局了解到,從明年1月6日起,崀山風景區的門票將上漲40元,執行期為3年。
據悉,現在崀山風景名勝區有兩條游覽線路。A線包含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夫夷江漂流5個景點,票價調整后,將從180元上漲為220元;B線4個景點,票價將從130元上漲為170元。同時,還增加C線夫夷江景區漂流線路,核定普通票價為120元。據介紹,游客購買崀山風景名勝區門票三天內可游覽景區內任何景點一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