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把銷售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22日下午,面對出席經銷商大會的2000多名全國經銷商,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總經理林鋒在講話中多次強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輪白酒行業調整以來,瀘州老窖業績一度出現不小幅度的下滑。不過,在去年新管理團隊上任后,經過一系列調整,公司銷售形勢已有好轉。林鋒在會上透露,2015年“國窖152 0173 3840”銷量實現翻番,窖齡酒銷量也在恢復中,特曲則開啟高速增長;進入2016年,“全國各區域銷售整體實現59%的同比增幅”。
迎來“開門紅”后,瀘州老窖仍將對經銷體系進一步調整。林鋒宣布,2016年,瀘州老窖對于產品價格的管控將更加嚴格。針對銷售體系,瀘州老窖組建的3大品牌專營公司,正更多地引入經銷商參股。
將繼續整頓銷售體系
一位瀘州老窖銷售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受行業整體環境影響,加之銷售體系曾經的問題,導致公司銷售曾一度下滑,但去年下半年公司領導層換屆后,明確了“大單品戰略”,相繼對旗下3款中高端單品采取停供貨措施,以清理產品、優化渠道、理順價格。
在去年的秋糖會上,瀘州老窖發布“雙品牌”戰略和“大單品”戰略,在“國窖”“瀘州老窖”系列兩大品牌基礎上,推動以“國窖152 0173 3840”“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瀘州老窖特曲”“頭曲”“二曲”為核心的5大單品戰略。
瀘州老窖對品牌的梳理,一方面清理了3326個產品條碼,另一方面通過停供貨的方式清理產品、優化渠道。
目前,除頭曲、二曲外,3款中高端產品曾實行了停供貨,以穩定價格體系,提升銷售渠道利潤。經過調整,瀘州老窖的銷售情況已有所改善。在昨日(3月22日)的大會上,林鋒透露,2015年“國窖152 0173 3840”沖出谷底,實現銷量翻番,在2015年公司總銷售收入中占比約20%。
其他產品亦迎來“復蘇”,林鋒向到場的2000多位經銷商表示,“窖齡酒經過近半年調整,銷量快速恢復;特曲則保持了良性高速增長態勢;頭、二曲營運能力大大提高。”
談到瀘州老窖2016年的銷售規劃,林鋒提出將繼續整頓銷售體系。**要做的就是保持價盤穩定,公司將進一步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價格管控體系,確保全國一盤棋的價盤,確保渠道客戶穩定的利潤。不僅要堅決杜絕壓貨,以動銷作為銷售團隊的考核項目,還將全面推進“天眼+地眼”工程建設,依托第三方調查機構和一線市場管理人員,構建全國聯網的動態價格物流監控網絡體系。
“‘天眼’系統將直接由我分管。”林鋒表示,他將在**時間掌握價格和促銷政策的異動信息,堅守價格紅線,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林鋒強調,公司將“堅決清理價格執行不力的,發現一例嚴懲一例”。
擴大經銷商持股
根據業績預告,瀘州老窖2015年度歸屬凈利潤為13.37億元至14.96億元,同比增長52%~70%。在林鋒看來,這主要是因“產品實現良性動銷”。此外,亦有數位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瀘州老窖的“大單品戰略”已經開始奏效。
去年以來,針對銷售體系的改革,“逐步調整淡化柒泉模式”的提法開始出現在瀘州老窖的公告中。“柒泉公司以區域劃分為基礎,不利于公司大單品戰略。”在去年11月的一次投資者問答中,瀘州老窖表示,國窖、窖齡、特曲3大品牌專營公司,則是“直+分銷”的模式,更適合“大單品戰略”。
林鋒昨日提到,從去年開始組建的幾個品牌專營公司,已經初步構建起了以股權關系為紐帶的客戶聯盟,“形成了3大核心戰略品牌全國核心市場控盤分利的模式”。
據記者了解,國窖品牌專營公司、特曲品牌專營公司都已完成了**輪增資擴股,股東客戶數量分別擴充至30名和40名;窖齡品牌專營公司也正在逐步進行股東結構優化調整。 隨著業內“弱復蘇”呼聲漸高,白酒市場已經從機會型、擴張型的市場操作模式,逐漸向競爭型市場操作模式轉變。對此,劉淼在會上表示,未來五到十年,“白酒企業擴張動能將主要來自于對市場份額搶奪”。
從瀘州老窖的銷售戰略調整來看,設立品牌專營公司似乎更能幫助他們“各個擊破”、樹立品牌優勢。一位來自杭州的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拉攏經銷商,利用股權實現利益捆綁,對于瀘州老窖來說節約了銷售支出,增加了現金流入,實現了對終端價格的管控;對于經銷商來說,則提升了其積*性。
這樣的利益捆綁被劉淼形容為“拼搶市場的聯合艦隊”,通過鼓勵經銷商持股,實現“縮減渠道層級,穩固渠道利潤,提振經銷客戶信心”。此外,林鋒在會上表示,為維護市場環境,瀘州老窖還在清理投機型、低效和無效客戶。(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