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今年一件春裝都沒買。”“我也是哎,倒是省錢了。”春天,本是張揚美的季節,也是服裝等相關企業收獲的季節。但今年春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述聊天場景卻成為許多女性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常態。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浙江紡織企業的老板們又在忙碌些什么?帶著這些疑問,近期記者走進省內紡織業集聚的紹興、嘉興、湖州、杭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激變行業遭遇“倒春寒”
這個春天,浙江紡織產業可以說是“陷入寒冬”,上下游產業鏈一損皆損。
浙江有著完備的紡織產業鏈。上游化纖領域,桐鄉、紹興、蕭山是全國知名的化纖
“即便有龐大的下游客戶群,我們*近的銷售也出現大幅下滑。”在家紡企業集聚的長興縣夾浦鎮,浙江科藝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藝紡織”)是當地為數不多的上游化纖企業之一,當地約八成的紡織企業處于其下游。公司副總經理沈建明告訴記者,客戶大多都是做外貿訂單的,用他們的原絲生產坯布后再經過印染
在距離“科藝紡織”僅數公里外,下游企業“誠鑫紡織”的訂單已經縮減了近一半。“我們的產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出口海外的,國際市場的波動對我們影響很大。”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從4月以來就不斷有國外客商來電取消或延后訂單。受此影響,他們倉庫里的坯布存貨已經多達600多萬米,價值超過1000萬元。
“現在,*讓我擔心的不是訂單被取消,而是國外渠道商、合作伙伴會在這次疫情中倒下。”談及海外市場的風險,“鑫常紡織”副總經理張健介紹,這段時間不斷有國外客戶要求延后付款,金額超過200萬元,并且還有600多萬元“漂在海上”的貨物也可能會面臨“回款難”的問題。不僅如此,張健說目前公司只有五六十萬美元的訂單在手,僅夠維持企業20多天的生產,并且從4月以來幾乎就沒有新增的海外訂單了。
不僅在長興,紹興龍聚紡織有限公司也一樣因訂單減少而叫苦不迭。“這個春天我們往美國市場只發了兩個貨柜,歐洲訂單更是‘全軍覆沒’,至今一個貨柜都沒發出去。”公司總經理宋占鋒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多只能扛到今年8月份。浙江維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鋒告訴記者,公司設備利用率現在只有六七成,加工單價還打了八折,相當于實際利用率只有一半;而紡織企業只有設備利用率達到85%才有利可圖,現在開工生產主要是維持公司運營。
應變想盡辦法活下去
面對****的危機,眾多浙江紡織企業表現出*強的求生欲,充分展現了浙江民營經濟的活力和韌性。
動態調整產能,成為企業疫情下求生的首要法則。走進浙江華港染織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發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5個車間里,做外貿訂單的車間全部暫停了,而做“牛奶絲”產品的印染車間卻異常忙碌。總經理顧洪宇告訴記者,這個車間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月底,而且還不斷有客戶在追加訂單。他告訴記者,因為他們采用了業內**
“這樣的創新,多虧了產業鏈上游的關鍵企業龍盛、傳化,他們的*新技術和產品都很快在我們這里得到應用。”顧洪宇說,眼下他正將另一個做普通產品的車間改造升級成做牛奶絲產品的車間,目前僅蒸化機、新
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轉型的紡織企業在柯橋并不少。“眼下企業遇到了困難,但是每家企業都在想辦法。”柯橋區經信局黨組成員王好告訴記者,有些外向型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通用性強的紡織產品生產比例,因為這樣的產品在疫情過后不愁銷路。
除了轉型拓市場外,更多企業選擇主動收縮產能,減少開支的同時穩定工人隊伍,“誠鑫紡織”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們已經根據在手訂單情況主動縮減產能至原先的七八成,同時對員工實行錯時上班制。”該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雖然工人工資也隨之減少,但公司跟員工解釋了減產的原因,也分析了市場行情,工人們大多還是能夠理解企業的苦處。童毅洪坦言,接下來,隨著訂單進一步減少,他們或許還將進一步縮減產能;但不管怎樣,都會努力保持工廠的低負荷運轉,以此來維持核心員工的穩定。
在杭州,從事家紡生產銷售20多年的陳世榮做過傳統外貿、國內
面對市場驟然下滑,陳世榮卻并不慌張。“市場終究會在疫情過后迅速恢復,現在要做的是練好內功,以便將來把握市場反彈的機遇。”他說,疫情正好為他提供了一次練內功的機會。近些年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增長迅速,但專業
除了留住人、做好培訓,還有不少企業正趁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開始儲備低價原材料。沈建明告訴記者,3月以來國際油價不斷下滑,也連帶著他們上游的原料“滌綸TY”價格不斷下滑,已經達到了近十幾年來的*低價。“*近又再次下滑,在我們看來或許已經越來越接近價格底部。”他說,為此他們已經拿出了五六百萬元買入一批原料,如果后期原料價格繼續下滑,他們還將進一步“抄底”。沈建明相信,疫情過去后,這些低價買入的原材料將為企業帶來不菲利潤,以對沖疫情的影響。
求變
像步魚一樣
敏捷求生
步魚,是江浙一帶常見淡水魚,顏色似土、肉質鮮美,具有喜安靜宜群居、反應靈敏、爆發力強等特點。
4月21日,距離紡織重鎮紹興柯橋發布“步魚計劃”剛好一個月。“步魚計劃”寓意柯橋制造業要專心致志做實業,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對市場反應既靈敏快捷又爆發力強。尤其是危機當前,要趁機練好內功,一旦市場恢復,能迅速咬住機會,重新奮起。
“浙江紡織產業強在產業鏈完整,這是危中尋機的*大優勢。”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表示,此次突發疫情全球蔓延,很多地方的終端消費市場一下子“消失”,從而將危機傳導致整條產業鏈。也就是說,并非產業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市場驟然萎縮所致。
紹興百麗恒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說法恰好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們外貿兩大塊,一塊面料出口到東南亞制成衣,訂單幾乎沒了,還有一塊直接銷往美國沃爾瑪超市,還在不斷追加訂單。”公司總經理夏忠發現,疫情下沒有關門的美國超市,對布料的需求量不降反升,*近對方又追加了一筆100多萬米的訂單。
夏忠告訴記者,沃爾瑪每年都會對公司進行考察。去年7月沃爾瑪高管在百麗恒考察時,剛好也到過東南亞,對方認為,即便加征
這次疫情帶來的*限施壓,猶如一面鏡子,清晰照出浙江紡織業的長短板——產業鏈完整,不代表產業鏈強韌。因此,要度過危機,還得從產業鏈上下功夫。此時,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正是良機。柯橋的“步魚計劃”,正有強鏈補鏈的含義。“有印染,有輕紡市場,但上游的化纖、織造是柯橋的短板,接下來的項目引進上,柯橋會有意識‘補鏈’,同時加強同周邊配套產業的協同性,從而培育形成一條更為強韌的產業鏈。”王好說。
想從產業鏈補齊做強上下功夫的企業越來越多。紹興本地化纖龍頭企業天圣控股,近段時間一口氣收購了7家印染企業,從上游化纖向下游印染延伸,進一步提升產業鏈聚合度。王好注意到,這段時間已經有8家印染企業要求廠房改造提升。“我記得盛鑫印染在一個周三下午提交了申請,多部門會審在周五下午完成,48小時里,公司董事長傅見林給我打了10多個電話。”王好說,傅見林有句話讓他印象深刻,“現在是廠房改造的*佳時間,我一刻都等不了”。
如今,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熱鬧非凡,工地上6臺挖掘機揮舞巨臂忙碌著,舊廠房已經不見蹤影,一個投資1.5億元的改造升級項目正在爭分奪秒建造中。“盡管產能與過去基本持平,但新上的高支高密面料項目,每米附加值可以上升到8至16元,遠高于現在普遍每米1元的水平。好馬配好鞍,不能再走靠跑量過活的老路子了。”浙江省印染產業協會會長、海通印染董事長李傳海信心滿滿。
此時的逆向投資,正是增強自身肌體、在產業鏈上謀求更優位置的*佳時機。每次危機來臨,都會有一批企業崛起,當然也會有一批企業倒下,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對浙江紡織產業鏈來說,在危機的洗禮中得到升華,是使命和責任。李傳海認為,疫情過后,大家的環保意識會更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