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前言:
市場消費需求萎靡,服裝業營收在**季度如期滑坡。
盤點幾家運動服飾企業的情況,特步(0152 0173 3840-HK)主品牌零售銷售增長(包括線上線下渠道)較上年同期錄得20%–25%跌幅;361度(01361-HK)主品牌零售額較上年同期錄得25%-30%區間的跌幅;安踏體育(02020-HK)品牌零售額較上年同期錄得20%-25%的負增長。
各家數據均亮起了“紅燈”預警,但也在市場預期之內。
誠然,疫情的來襲讓服裝業瞬間淪為重災區,尤其線下需求降至冰點,服裝企業受損已成為大概率事件。
后疫情期,服裝業的恢復周期有多長?會否有報復性消費帶來短期提振?都還是未知數。
1季度銷售數據惡化
今年是服裝業難捱的一年。
街道關閉的小店,商場稀稀落落的人群,蕭條的行情讓無數服裝人難眠。
借用市場人士給服裝人算的一筆賬,往年1-2月服裝業的銷量要占全年的10%-15%左右,疫情將直接導致全年收入降低8%-10%。
營收收緊,每天血虧的成本也讓服裝人喘不上氣。
即便是一家員工只有150人規模大小的服裝企業,只房租、工資、水電、稅收等支出累計1個月就可達100-200萬。
疫情對服裝業的沖擊之大可以想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下降30.9%。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450億元,同比下降15.8%,雖較1-2月份20.5%的跌幅有所收窄,但服裝業情況仍在惡化。
3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企業銷售下跌34.8%至689億元,較1-2月30.9%惡化390個基點。
1-3月,服裝業整體銷售跌幅為32.2%,成為繼餐飲業之后下滑*為嚴重的行業。
事實上,除去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這些年曾一度被視為暴利的服裝業早已疲態盡顯,傳統的零售模式在線上
電商的一些優勢是線下實體店難以企及的,尤其在成本端,電商避開了實體店占比較高的租金支出,同時還能在價格及時間上,給予消費者更高的便捷度。
加之,隨著人們消費觀的改變,傳統的線下實體店難以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面臨著創意不足、品牌老化等難題。
由此,關店潮也成為市場上的一個普遍現象。
“報復性消費”會否提振服裝業?
被疫情圍困的服裝業何時迎來增長拐點?
從經濟學角度講,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一輛馬車,在消費需求難以提振的前提下,服裝業的銷量實現增長有點難。
按此邏輯,短期內消費需求的釋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周期的長短。
從當下情況來看,國內疫情雖有所好轉,海外疫情卻在加速發酵,倒流風險依舊存在,全球一體化無疑會將疫情周期拉長。
結合整體疫情的發展態勢,市場樂觀預計疫情對國內各行業板塊的影響會延遲至6月份。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無數服裝人惶恐不安的同時,也為其打開了轉向線上銷售的新視角。
直播賣貨、生鮮到家、線上零售等都成為疫情期間的一抹新色彩,線上銷售渠道迅速成為服裝業的抓手。
以361度為例,其在疫情期將銷售重點轉移至電子商務平臺,并發起“全員營銷”的號召,新增“微信小程序”新場景拓展線上網絡,以緩沖疫情對線下零售端的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報復性消費”這一話題亦引發市場關注,疫情期被憋壞的消費欲會否在疫情后期迅速爆發?
復盤2003年非典時期,彼時服裝業以線下銷售為主,前期銷售受到一定阻礙。后在7月隨著疫情的逐步收尾,市場上前期被積壓的購買力迅速得到釋放,服裝業的銷售量獲得大幅增長。
同時,為快速解決庫存,商家展開了一系列的折扣優惠活動,服裝業開始復蘇。
截至2003年11月份,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銷售總額達358.2億元,較2002年同期增長22.3%,各種服裝共銷售18664萬件,較2002年同期增長8.6%。
有觀點認為,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消費者仍抱有保守心態,市場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局面可能還沒有達到預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