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一難
漲價
2月21日,湖北仙桃一家生產民用
二難
斷貨
拓斯達的銷售負責人郭平介紹,該公司目前只銷售一種平面口罩機,沒有現貨,需要交付全款后20天發貨;贏合科技證代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截至20日,我們接到的訂單數量為152 0173 3840臺,會根據下單的順序逐步交貨。”
疫情之下,口罩仍是一“罩”難求。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僅原有的口罩企業紛紛宣布擴充生產線,中石化(600028,SH)、上海通用五菱、富士康、比亞迪(002594,SZ)、中順潔柔(002511,SZ)、紅豆、三槍等巨頭也開始“跨界”生產口罩。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等出臺文件明確,已將相關醫療防護物資列入國家儲備。對于企業加大生產力度、擴大產能而多生產出來的口罩等防護物資,政府將兜底收購。不過,對于口罩的生產設備,目前暫時沒有具體政策來“兜底”。
需求篇
一個月,新增3000家口罩生產企業
2020年春節,口罩意外地成為全國所有家庭*需要購置的“年貨”。
根據淘寶給出的數據,僅在1月20日和21日兩天,淘寶上就售出8000萬只口罩。而據京東23日披露的數據,1月19日至22日期間,累計賣出超過1.26億只口罩。
也就是說,僅僅在這兩個面向C端用戶的
作為世界**大工業國,也是全球**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們**究竟能生產出多少個口罩來?1月2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天津調研的現場給出的答案是,“我國口罩*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只。”
激增的口罩需求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疫情至今,很多口罩廠開始擴充口罩生產線。
除了原有口罩生產線的企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化、上海通用五菱、富士康、潔柔、紅豆、三槍等企業都開始“跨界”生產口罩。
2月6日,中國石化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英雄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表示愿意與擁有口罩機的企業合作建立口罩生產線,用于支持湖北一線。記者了解到,僅3個小時后,微博中聯系人沈先生就已經找到了合作伙伴。據悉,截至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
而工業富聯601138,SH)則在2月7日公告稱,其新增生產醫用口罩的生產線,目前預計2月底可實現日產200萬只的產能計劃,優先用于富士康集團近百萬員工內部生產防疫保障。
除了這些“大廠”,而根據天眼查的數據,疫情發生以來,截至2月7日,全國已有超3000家企業經營范圍中,新增了“口罩,消毒液,防護服,測溫儀,醫療器械”等一系列業務。也就是說,這短短的一個多月,就新增了3000多家合法合規生產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企業。
口罩生產線的擴充,對口罩生產設備的需求也就接踵而至。
價格篇
原材料漲了,有口罩機10天漲價23%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多家口罩機廠已經沒有現貨,口罩機的價格也正持續上漲。
拓斯達(300607,SZ)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裝備的研發和制造,據悉,該公司長沙重工事業部開始生產全自動平面口罩機。2月21日,記者致電拓斯達證代辦公室時,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口罩機每天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由于上下游原材料的價格都在波動,所以我們的產品價格可能有所上漲。”
記者作為購買方咨詢口罩機的價格時,拓斯達的銷售負責人郭平介紹,該公司目前只銷售一種平面口罩機,單臺口罩機的日產能是10萬只,現在的價格是48.8萬元/臺,不過也沒有現貨,需要交付全款后20天發貨。
郭平介紹,2月10日開工時,該設備的售價為一臺39.8萬元,“但那時原材料還沒有漲價,現在產品價格上漲也是正常的。”
記者按此計算,10天左右,該公司的口罩機價格漲幅23%。
“普通口罩機的價格在50萬/臺左右,N95的口罩是120萬/臺左右。”2月20日,贏合科技(300457,SZ)證代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該公司目前一套口罩生產設備的銷售價格。
此外,根據國藥科技股份(08156,HK)2月21日披露的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國科防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從上工富怡
疫情之前,一臺口罩機的價格是多少呢?
2月21日,湖北仙桃市一家生產民用口罩的小微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就他的企業所用的口罩機來說,疫情以前,一臺口罩機的價格10萬~12萬元左右,“現在一般都五六十萬一臺了”。他感嘆,根據機器的類別、產能、廠家等因素,價格有差異,但相同的是,口罩機的售價都在成倍增長。照上述負責人給出的價格,記者簡單計算,疫情期間,相同的口罩機有的售價已漲400%左右。
問及醫用口罩、民用口罩的口罩生產機器是否有區別時,上述負責人介紹,“機器沒有區別,只是醫用口罩的生產需要在生產*后增添消毒等步驟,沒有醫用口罩生產資質的廠家不能生產。”
疫情過去以后,這些“高價”買的口罩機將何去何從?
記者注意到,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等出臺文件明確,已將相關醫療防護物資列入國家儲備。對于企業加大生產力度、擴大產能而多生產出來的口罩等防護物資,政府將兜底收購,“請企業不要顧慮,全面加大生產。”
不過,對于口罩的生產設備,目前暫時沒有具體政策來“兜底”。
供應篇
造完口罩,它們又跨界生產口罩機
疫情襲來,口罩難買、口罩企業需要的口罩機也難買。
巨大的需求驅動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很多企業轉型生產口罩,而不少大型裝備企業則直接轉產口罩機及相關生產線。
2月13日,智云股份(300097,SZ)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鑫三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積*研發口罩生產所需的設備,協助口罩廠擴大產能,解決目前口罩生產供應不足問題。
2月19日,港口裝卸設備廠商華東重機(002685,SZ)也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潤星科技有限公司,擬正式開展口罩機生產及銷售業務,且已于近日完成經營范圍的工商變更。20日,華東重機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稱,已經擁有口罩機生產和銷售的資質,不過目前業務訂單、價格等消息都還不確定。
2月20日,上述贏合科技證代辦公室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企業在此前以鋰電池制造裝備為主業,醫療平面醫用口罩的全自動一體機的生產,是從疫情過后才開始的,“截至20日,我們接到的訂單數量為152 0173 3840臺,會根據下單的順序逐步交貨。”
此外,大族激光(002008,SZ)、科大智能(300222,SZ)等公司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經在近期開發了口罩機設備產線。
有意思的是,2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對外宣布,由企業自主生產的,廣西**臺全自動化“五菱牌”口罩機正式下線。這使五菱成為國內**家既生產口罩,也生產口罩機的廠商。五菱稱,“五菱牌口罩機”投產后,上汽通用五菱每天可完成1條全新生產線,并計劃在2月底建成15條全自動生產線,大大提升口罩產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