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農歷新年將至,廣東南海,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下稱“標美服飾”)內,堆滿了將要發往緬甸仰光的貨箱,裝滿了用于制作內衣的原材料和配件。
這些貨箱進入緬甸的路線,與千百年前并無不同。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緬兩地人民就打通了貫穿川滇緬印的商貿通道,即南方
今天,相同的路線正在上演不同的故事。在仰光亞聯工廠,這家由南海商人投資興建的企業,正憑借“
百年滄桑商旅途,海上絲路今又興。古代商貿網絡的現代升華,南海內衣產業在海外構建的全新未來,以及嶺南商人奮發進取、拼搏不休的精神,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圖景。
1南海內衣企業“扎堆”緬甸工業園
2020年1月,在距離緬甸仰光機場40分鐘車程的萊達雅鎮達杜敢工業園(Thar Dukan Industrial Zone),一家南海內衣企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生產。這家企業,就是標美服飾在緬甸投資建設的亞聯服飾廠。
標美服飾董事長、亞聯服飾負責人楊建伍說,“現在經常有客戶來到我們工廠考察,然后強烈要求與我們合作。”
幾天前,楊建伍的亞聯工廠,還迎來了一位中國同行。*近幾個月,南海另一家知名內衣企業廣東奧麗儂內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奧麗儂集團公司”),也在籌備緬甸工廠。為此,奧麗儂集團公司特別派出董事長**助理尹桃文,在春節前趕赴緬甸,督建工廠進度。
內衣,這種152 0173 3840年從香港花落南海的“
近年來,因為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南海企業開始瞄準海外投資設廠。尹桃文算了一筆賬:“在緬甸,每名工人的工資加上社保、福利等,每月僅為1500元人民幣左右,是國內的1/3。”
由于不少南海內衣企業此前已與東南亞建立了商貿聯系,看到“出海”的綜合優勢,更多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這里。
2019年6月,在南海鹽步內衣行業協會會長何炳祥的帶領下,鹽步內衣產業集群組織了來自70家企業的近90位企業家,前往印尼展開為期5日的考察和交流;今年6月,鹽步內衣行業協會再次組織70余家會員單位前往巴厘島。
“其實,2017、2018年時我們已經產生了海外投資建廠的想法,當時看好印尼,但是緬甸的建廠速度走在了前面。未來,緬甸工廠將成為我們新的生產基地,面向外貿和內銷市場。”奧麗儂集團公司執行董事何紫君說。
南海內衣企業正在緬甸以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續寫新的故事。楊建伍透露,2018年底,標美服飾開始與緬甸方面接洽,隨后啟動工廠建設;2019年4月23日,緬甸工廠正式開始運營,1個多月后,**批滿載內衣的貨柜成功發貨,創下了緬甸產業的南海速度。
尹桃文則透露,過完春節,衣車就將運往緬甸,一切順利的話,緬甸工廠會在今年5月投產,屆時將擁有600名工人,產值與規模接近南海工廠。
2千年傳承成就廣紗“甲天下”
南海的內衣產業,以及針織、童服、內衣、面料等多個享譽全國的產業集群,可以找到歷史的先聲。
史料記載,早在南越國時期(公元前204年—前112年),廣州附近的蠶桑業已經初具規模,廣州出土的南越王墓,就出土了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早的印染工具——印花銅凸版,出土了我國考古歷史上**件絲縷玉衣,更出土了大批絹、繡絹、朱羅、朱絹等絲綢,總量估計不下100匹,折疊層達到700層。
其間,地勢低洼、河網密布、降水豐沛的南海,在明初逐漸形成了桑基魚塘的生產模式,帶動了紡織產業的飛躍。據明萬歷《廣東通志》卷七《廣州府稅課》記載,明初永樂年間尚屬南海的龍山、龍江蠶絲已有外銷;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廣紗甲天下”的美譽開始廣為流傳。
鴉片戰爭后,隨著香港、廣州等地的開埠,傳統的手工紡織業開始受到西方機織布的沖擊,南海紡織產業需要走向世界,亟需進行徹底的變革。
幸運的是,西樵山下一對姓陳的兄弟,扮演了時代弄潮兒的角色。1854年,在南海西樵綺亭陳公的墓地前,兩個陳姓兄弟叩頭跪拜。然后,二人又去祭拜了土地神和北帝廟。大一點的年輕人叫陳啟樞,已經在越南當地岳父麥氏族人的提攜下,賺得**桶金;這次,他將帶著弟弟陳啟沅一同前往越南發展。
在越南,兄弟倆開過鐘表修理店和雜貨店,經營過染貨紗綢,還把越南稻米、檳榔、燕窩等土產運回廣州珠江口……十多年過去,陳氏兄弟終于成為越南堤岸廣東街的巨商。
兄弟倆在海外積累的,不僅僅是雄厚的財力。喜愛學習的陳啟沅,臨行前專門帶了一個書箱,里面裝滿了算學書籍,在國外期間,他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掌握了繅絲機的制造和操作之法。1873年,回到南海的陳啟沅出資7000余兩白銀,雇傭300多名女工創辦了中國**家機械繅絲廠——繼昌隆繅絲廠,成為中國**位采用機器繅絲新法,并使中國繅絲業從手工作坊走向企業規模化管理、機械化生產、系統化經營的商人。
在華人華僑史研究專家王賡武看來,這*大地提升了南海所產絲綢的品質,也讓南海紡織業快速恢復了競爭力。1881年,南海縣內江浦一代的機器繅絲廠發展到11家,到1924年,西樵有絲織機12000臺,占到珠三角總機臺數的1/3,西樵民樂一帶*為集中。
直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廣東蠶絲出口維持了一百多年的繁榮,南海的桑基魚塘亦達到歷史輝煌時期。
3敢為天下先方能永葆競爭力
進入上世紀70—80年代,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南粵大地,這片熱土被時代所喚醒。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一大批農民和原先的工人“洗腳上田”,積*投身工商業大潮。
這種對時代潮流的擁抱,以及“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為南海爭取到了難得的機遇。152 0173 3840年,香港“胸圍大王”羅杰倫在南海鹽步創辦了內地**內衣加工廠——“麗斯廠”,以“三來一補”的形式加工內衣,主要面向海外市場。
受其啟發,鹽步人開始以來料加工的形式興辦小作坊,承接國際內衣品牌的加工業務,“貼牌”熱潮就此興起,至今,多家南海內衣企業的“掌門人”,就成長于這一時期。
其中,羅杰倫就曾與奧麗儂集團公司董事長何炳祥上演過一段“你出醬油我出雞”的佳話。這是一句香港的俗語,原意是沒錢一方出醬油、有錢一方出雞,意指不對等的合作模式。1989年,何炳祥僅憑少量本錢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就獲得了羅杰倫贊助的十余萬元資金、108臺衣車設備和國際內衣生產訂單,創立適雅制衣廠并擔任負責人,可謂“你出醬油我出雞”。
憑借何炳祥出色的管理才能,適雅制衣廠迅速崛起。1994年,適雅制衣廠成功拿下世界*高技術難度的日本外單;1997年,適雅制衣廠更名“奧麗儂”,何炳祥創新設計了若干爆款,轟動內衣行業。
同一時期,羽翼漸豐的南海內衣企業家,也紛紛走上了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吳艷芬在2000年推出**內衣品牌,同一時間完成轉制的鹽步內衣廠(現新怡內衣)也推出了自主品牌“依曼麗”,南海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內衣批發集散地。到2002年,大瀝鹽步已有內衣企業100多家,年產1000多萬打,大瀝也由此被中國
**與外資合作、**制定接軌國際的行業標準、**接受現代品牌理念打造區域品牌……南海內衣的成長史,也是一部“歐風美雨”在南海的傳播史,更是南海人從思想觀念到行動步伐逐步“
在這種探索中,南海內衣產業不斷強化著自身的競爭力。截至目前,南海擁有內衣生產及關聯企業800多家,擁有超過300個自主品牌,區域品牌價值達到69.57億元。
“走出去”的企業,還有望接棒國內的產業集群,成為全行業面向未來的新基地。楊建伍透露,緬甸工廠目前員工數為600人,在緬甸工廠支持下,標美服飾去年實現了35%的營收增長;未來,工廠員工數有望達到1000人,廠房也將進一步擴建,今年產值預計會翻一番。
“未來,緬甸工廠將成為我們新的生產基地,面向外貿和內銷市場。”奧麗儂集團公司執行董事何紫君說。
-樣本
南海內衣企業闖緬甸
從廣東佛山出發,向西南方向行走1900千米,就到了緬甸仰光一座新興的工業園區。在這里,一群來自佛山南海的企業家正在“開疆拓土”。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依托更低的勞動力成本等優勢,南海內衣企業在緬甸獲得了廣闊的發展舞臺,有望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向海外要生產空間
今年1月8日,尹桃文再次飛到仰光。一下飛機,他就直奔位于仰光北部的達度敢工業區。在這里,廣東奧麗儂內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奧麗儂集團公司”)正在興建一座全新的生產基地,建成后,預期員工人數將達到600人,規模將接近國內工廠。
為此,尹桃文加快了工作的節奏。幾天時間內,他多次來到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監督施工進程,并與工人一起設計裝修方案。
“過完春節,我們計劃把衣車運過去,并繼續做開場的各項準備。如果順利的話,項目會在今年5月初投產。”尹桃文說。
奧麗儂集團公司所在的南海大瀝,是改革開放后內地*早生產內衣的地區之一,有著“中國內衣產業搖籃”之稱。經過約40年的探索和發展,大瀝已成為全國中高檔品牌*集中的內衣產業集群,擁有內衣生產及關聯企業800多家,擁有超過300個自主品牌,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區域品牌價值達到69.57億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南海企業家因為勞動力成本的優勢,開始在海外投資布局。之所以選擇在緬甸設廠,楊建伍透露,作為一家出口型企業,來自歐美市場的需求占到訂單總數九成左右,客戶希望通過運用原產地規則來規避
由于國內產業鏈優勢明顯,南海企業家在東南亞的布局,以“來料加工”方式為主,大部分利潤依然留在國內。
楊建伍就曾透露,未來南海仍是標美服飾的企業總部及核心工廠所在地,外單新增產能的部分將逐步轉移至緬甸,國內總部前期的出口額同比會有所下降,待緬甸工廠產能擴大,訂單增加后,就可以做到跟之前持平并實現增長。
根據楊建伍的說法,在緬甸工廠的支持下,去年,標美服飾已經實現了35%的營收增長,今年產值預計有望翻一番。
創新管理海外工廠
一邊,奧麗儂緬甸工廠正在加緊建設;另一邊,另一家南海內衣企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生產。這家企業,就是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在緬甸投資建設的亞聯服飾有限公司。
“在緬甸工廠支持下,去年,我們實現了35%的營收增長,今年我們的產值預計會翻一番。”楊建伍說。
想在緬甸取得成功,成本優勢等是重要因素,企業自身的努力,以及科學的管理,同樣不可或缺,亞聯服飾就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來亞聯,心相連。我常常教育管理人員,要發自內心地熱愛緬甸員工,與當地工人心連心。”楊建伍說。
當地員工還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和充分的發展機會。楊建伍介紹說,在亞聯服飾,一名年輕員工此前從事保安工作,工資只有14萬緬甸元(約相當于650元人民幣)。由于表現優秀,他進入車間工作,逐漸成為包裝組組長,薪酬比當保安時翻了一倍多。
“他現在工作勁頭非常足,有時候效率甚至超過了中國員工。”楊建伍笑著說。
盡管如此,對中資企業來說,機遇仍然與挑戰并存。為此,楊建伍透露,依托大數據,企業內部研發的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實時查看亞聯工廠的生產經營狀況,實現管理到人、管理到崗;亞聯服飾還建立了獨特的考勤系統,以及計件與計時相互搭配的薪酬制度,員工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資,也可以看到額外工作所帶來的額外薪酬,確保公正合理的分配。
“未來,我們會逐漸轉變當地工人‘平均主義’的傳統觀念,培育‘多勞多得’的思想。”楊建伍說。
這些經驗,正在被同行所學習借鑒,在緬甸的幾天,尹桃文就多次去亞聯服飾考察學習,并了解亞聯的管理制度。
“南海內衣一定能夠走進緬甸,走向世界更廣闊的天地。”尹桃文說。
-手記
勇敢走出去
闖出一片天
緬甸位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國土面積67萬平方公里,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達2000多公里。
這片土地,曾經飽受戰火和動蕩的洗禮,至今其聯合國發展指數只有0.448。
今天,隨著緬甸加快國內改革,以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愈發成為全球共識,緬甸開始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資者。
“我感覺這里的人很善良,很好相處。”尹桃文說,“加上這邊有很多中國人,來到這邊我甚至覺得自己還在佛山,還在南海。”
“來到這里,我也有‘回家’的感覺。尤其是看到當地人,盡管居住在很舊的房子里,臉上依然洋溢著笑容。”楊建伍說。
在異國他鄉創業闖蕩,南商的樂觀心態、開拓精神和闖蕩豪情,是他們在海外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這正是南海人一以貫之的寶貴精神財富。三四十年前,南海人**沖破觀念限制,擴展制度空間,爭相“洗腳上田”,長出了全國矚目的“草根力量”,也創造了全國縣域經濟的發展傳奇;近年來,深度參與“一帶一路”,赴東南亞投資設廠,南海人沖在**線。
在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后的今天,這種對創業精神的保留與堅守,更加令人動容。幾天前,南海區黨代會傳出重磅消息,南海區GDP已經超過3000億元大關。在這一經濟成就背后,是一大批南海企業家的創業精神與敢為氣魄。
這種企業家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企業員工。楊建伍表示,前往緬甸工作的國內員工,周六日經常加班加點,為企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尹桃文也透露,公司征招員工前往海外工作的號召“一呼百應”,很多人踴躍報名。
秉持著這種精神,南海內衣產業乃至南海制造勇敢走出去,必將闖出一片新天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