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受疫情形勢嚴峻等因素影響,美聯儲周日意外宣布降息100個基點,并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嚇崩全球市場,未能挽救投資者信心,3月16日,美股大幅低開,道指跌約2200點,科技股、石油股與中概股板塊重挫。標普500指數跌7%,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休市15分鐘后恢復交易,美股延續下跌趨勢,標普500指數現跌9.3%,道指跌近12%,納指跌11.6%。波音跌超20%,達美航空跌16.63%。美股中概股走軟,阿里巴巴(美股BABA)跌8.7%,京東(美股JD)跌14.23%,百度(美股BIDU)跌10%,拼多多跌9.8%。
同日,巴西IBOVESPA指數開盤下跌12.5%,觸發熔斷。新西蘭聯儲、香港金管局、澳門金管局、阿聯酋央行也紛紛跟進降息……
新一輪金融危機一觸即發?
美股如此頻繁熔斷,伴隨各國央行跟進降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未來經濟發展擔憂了,甚至有人悲觀的認為我們正處在新金融危機的懸崖邊。
事實真的如此嗎?有關金融學者表示,當美股市場跌幅達到50%以上,并伴隨大量金融機構倒閉,才可以看成是金融危機,但現在還遠不到那個程度,所以大家還不必過度驚慌。
雖然當前疫情對各國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仍主要體現在產業鏈中間以及終端消費方面,對其他方面的影響尚未體現出來。而且,隨著我國制造業復工、復產進程地不斷推進,終端消費方面也正在逐漸好轉,國內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正在逐步降低。
現在比較復雜的是,如果未來歐美、亞洲其他國家疫情進一步惡化,而且經歷較長時間的話,將對我國的進
我們能做什么?專家給出兩點建議
美股三次接連熔斷后,許多企業感受到了更大的發展壓力,后邊還會有多少次熔斷?我們紡織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針對這個問題,一些金融專家給出了兩點建議:**,我們要加快國內的產業升級,在高科技方面減少對外依賴,進一步刺激國內的有效需求。其次,我們沒有必要恐慌,隨著我國疫情的逐漸向好,國內消費會很快得到恢復。從目前來看,我們平穩地度過這次難關的主動權正在逐漸增大。而要真正突破重圍,實現這些目標,還要發揮好企業家的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家的積*性和創造性。“武漢加油”正在向“老板加油”轉化。
越是在困難面前,越能顯示出一個企業家的創新和適應市場的能力。從我國
疫情后時代屬于創造客戶的時代
當前美股的頻繁熔斷,截至目前還沒有顯露出對我們行業發展的較為明顯的致命沖擊。但對于每一個在市場大潮中歷經過風雨的紡織企業來說,應該在這個時候,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的準備。
不可否認,一月內美股的三次熔斷確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而這次全球疫情確實也給全球經濟發展到了不可預估的挑戰,但如同感染過病毒康復了的人們往往會具有免疫力一樣,經歷過這場疫情能夠存活下來企業,必然會具備更大的抗經濟風險能力,積蓄更大的力量,也注定會以更快地速度躋身到高
那么,今后紡織企業該如何發展?又該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和創新呢?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一些理論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他認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客戶,而不是創造利潤。企業應發掘并滿足顧客未意識到的需求。在他看來,企業只具備兩項基本職能:市場營銷與創新。
根據德魯克的理論,不難理解,如果說以前的時代屬于精于“管理客戶與市場”的企業的話,那么未來的贏家將屬于善于“創造客戶與市場”的企業。當前,各行業之間的多元化發展、跨界競爭開始不斷催生出系列新商機。早在17年前的SARS結束之后,“逼”出了淘寶、京東等創新消費模式。我們也相信,這次疫情之后,肯定還會有更新的消費模式出現,而能夠實現這些跨界創新的,一定是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比如,在口罩緊缺的背景下,不少紡織企業或行業外企業開始轉產生產口罩,而一些投資公司則準備投資口罩自動販賣機;騰訊和阿里運用大數據推出的健康碼,為復工復產提供了安全保障;一些區域、市場推出了云展會進行網上展銷會等等,都不失為“創造顧客”的一種思維雛形體現。
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尤其是對于更多發展問題的中小企業來說,現在大家更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在跨界創新方面先行一步,早日積*投入到創造客戶的市場競爭之中,而要將這一想法變成現實,本質上還要依靠具有創新思維和開拓能力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