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一場疫情將大家打個猝不及防,
政府鼓勵服裝企業密集地區改裝生產線轉產口罩,并且協調本地員工到崗,應對外地員工無法到崗的情況,也在積*調整本地待業無法復工的人員進入到本地工廠,強大的組織生產能力將中國的口罩產能在短時間內提升。
中小型服裝加工廠以改造生產線為主
中小型服裝加工廠轉型生產口罩有天然優勢,現有設備與口罩加工的設備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生產線也大體一致。但是轉產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調整:
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轉型之后以生產民用口罩為主,在滿足自身工廠員工自用之后,將多余產能提供給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等。轉產口罩的工廠要經過操作的改造:扒掉原有生產線改造成口罩生產車間;生產環境要將車間做無塵改造。可以看出,其實對于一個小型的服裝加工廠來說,這種改造的程度并不算大。
在轉產的過程中*大的難題是原料問題,尤其是噴熔布。據新華網消息,口罩的核心材料從平時的2萬元/噸,漲至30多萬元/噸,業內預計未來可能還會漲,熔噴
大公司正式進軍醫療用品行業
基于以上現實問題,A股上市的搜于特在2月25日,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搜于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正在全力籌備口罩生產。口罩出口認證工作也在積*推進中,預計三月中上旬投入生產。
天眼查顯示,搜于特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13日,核準時間在2月26日,注冊資本2億。其經營范圍包含**類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醫用口罩、噴熔布等)。經營范圍在2月26日發生過變更,變更后,增加了日用口罩、消毒用品等。
據財聯社3月4日消息,搜于特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暫時以市場采購熔噴布為主。公司全資子公司在積*推進熔噴布生產籌備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截止3月4日,搜于特已經連續6天5漲停。
疫情之后,過剩產能何去何從?
政府收儲過剩口罩產能
對于一些企業擔心將來口罩產能過剩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曾公開表示并且再次強調過:疫情過后富余的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只要符合標準,企業可以開足馬力組織生產。
全球疫情持續,口罩需求不減
盡管中國的口罩產量明顯上升,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缺口仍較大。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中國二、三產業的
另外由于全球疫情持續發展,而中國作為口罩生產大國,未來口罩生產時間線將會繼續拉長。再加上受疫情影響,服裝滯銷、市場萎靡,未來比較長時間,口罩市場需求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這些快速入局口罩生產的服裝企業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是疫情期間過渡的比較明智的選擇。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中小型服裝企業轉產口罩在生產線和設備上的改造程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對于恢復原先生產線、投入的資源等都是在可控的范圍內。
就像二戰時期蘇聯的拖拉機廠,在應對德國的突然入侵,大部分地區淪陷,為了彌補對德國的產能差距,蘇聯生產拖拉機的民用工廠,在政府的指導下迅速切換至坦克生產。二戰結束后,坦克訂單放緩,轉產的拖拉機廠又恢復了拖拉機生產。我國的服裝企業和口罩生產之間也可以做到動態產能的切換。
疫情與戰爭都是一個社會的特殊緊急轉臺,在這種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的臨時市場需求。所以在這時間,投機心態是非常危險的,無法短期內回收成本的設備與原材料投資,加上對未來市場需求大規模回落的恐慌。是否轉產口罩還是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能夠承受改造成本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原有資源才能正確發揮自己的優勢,擴充產能,實現*優轉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