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2020年,目前已有三套合計620萬噸/年
擴張階段初期(2007年-2010年)產能存在較大缺口,行業處于高景氣度周期,開工率維持高水平,企業生產利潤豐厚,基差結構表現為期貨升水。
擴張中后期(2011年-2014年)新裝置大量投產,產能過剩問題開始出現,市場步入景氣下行周期,行業開工率加速下降,企業利潤急劇壓縮(顯性表現為商品價格深度下跌),部分高成本裝置出現虧損,基差結構轉為期貨貼水。
之后,隨著產能過剩日益加劇,供應壓力倒逼價格競爭,行業步入景氣低迷期,商品價格長期低位徘徊,行業陷入大面積虧損,高成本裝置開始大量退出市場(表現為有效產能顯著下降),落后產能出清步入加速階段(2015年-2016年),市場預期未來供需環境改善,此時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提前反映,基差結構重回期貨升水。
*后,伴隨供需環境改善,行業迎來整體性復蘇,市場景氣度穩步回升(開工率回升),企業盈利狀況明顯好轉(2017年-2018年)。當行業復蘇到了中后期,新的供應缺口開始出現,現貨供應緊張時有發生,基差結構表現為期貨貼水,但此時新一輪產能擴張已然開啟(2019年)。
上一輪PTA擴能主要提高了行業集中度和實現規模效應
2012年以前,國內紡織需求大幅增長后,PTA行業利潤豐厚。2011-2014年期間,PTA裝置大量投產,導致2014-2017年行業持續嚴重過剩并從2015年開始產能出清,部分低產能裝置以及非龍頭企業裝置被淘汰。行業規模效應逐步形成,并且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
在產能出清后,2018年行業利潤修復,故又有新裝置開始建設。和上一輪相比,新一輪擴能潮中,裝置規?;咽潜匾獥l件,多數PTA新裝置產能都在200萬噸/年以上。然而,不同的是,未來投產的主要PTA裝置中,上游煉化一體化和下游聚酯產能擴張將同步進行。由于過去民營企業原油
從行業集中度看,2011年前5名產能占比65.5%,2020年7月前5名產能占比65.2%。雖然C5產能占比變化不大,但上榜企業名單基本更換,且產能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逸盛、恒力等龍頭企業優勢愈加明顯,行業逐步形成寡頭競爭格局。寡頭企業不僅在產能上占據**優勢,在生產技術、產業鏈配套及管理水平上也明顯占優。
未來PTA行業供應邏輯將出現變化。對于煉化一體化企業來說,未來PTA裝置的開工率高低并非由單獨PTA行業利潤決定,而是綜合產業鏈利潤,其中既包括PX-PTA-PET的縱向綜合利潤,也包括煉化一體化項目中,其他煉油和化工產品的綜合利潤。
而且未來5年PX-PTA-PET產業鏈各節點的產能復合增長率均高于6%,而服裝消費增速下滑,導致未來聚酯消費的復合增速僅在5%以下,因此全產業鏈的利潤或將維持較低水平。而因為有其他產品綜合利潤的補充,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開工將較為穩定。對于非一體化企業,甚至單獨PTA工廠,將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在這一輪投產周期結束后,行業或將出現新一輪產能出清。
未來聚酯企業共同擁抱上游資源的趨勢顯著,強強聯合凸顯馬太效應。上游煉化一體化項目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目前浙江石化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為兩大聚酯企業共同出資建設。預計未來,類似強強聯合、利益捆綁的情況或將更多。
今年5月末,恒逸石化入股桐昆股份,且兩者均有項目落地廣西欽州,其中桐昆集團計劃在欽州建設280萬噸/年芳烴和500萬噸/年PTA項目。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聚酯企業之間的關系將由競爭轉為共同合作。2014-2017年期間,PTA行業集中度提高后,雖然龍頭企業有互相協定產量情況,但是仍面臨“囚徒困境”,導致實際產量出現分歧。
而未來一旦成為利益共同體,各自產能排產計劃則會更加有效地執行,市場寡頭壟斷模式將更加清晰,龍頭企業話語權將更加顯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