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面對全國口罩難求的狀況,1月30日,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發出《緊急呼吁:有條件的企業立即轉產口罩》,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響應。經濟日報記者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了解到,當前市場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產品供應不足,主要與企業人工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因素密切相關。很多生產企業負責人請記者呼吁,更要加快跨區域原材料流動,用市場手段化解難題,推動上游供應商早日開工,以緩解目前供應緊張形勢。
瓶頸一:上崗工人不足
人手不足是眾多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恰好趕上春節長假,絕大多數企業運轉處于停滯和半停滯中。
浙江歐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潔科技)是湖州市內**一家擁有一次性醫用口罩注冊證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也是全國主要的消毒液生產企業,突發疫情后,該公司發3倍工資緊急召回員工加班。“我們初二開始生產口罩,兩條醫用口罩生產線每天兩班倒運轉,大概**可生產10萬片。但由于疫情影響,公司目前實際到崗的員工僅為正常時期的70%,工資漲了,成本上升,口罩價格不能漲,還是給生產帶來了壓力。”該公司一負責人說。
河南省長垣市是全國三大衛材基地之一,尤以口罩出名,口罩銷量占據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當地的戈爾醫療擁有兩條外科口罩生產線,6條普通口罩生產線,滿負荷運載需超100名員工。疫情出現以后,僅20多人返回加班,且是工廠直接派車去村里拉人,管吃管住,每天3倍工資,晚上9點到凌晨1點,加班費200塊。有些工人已經連續工作24小時。
在福建廈門,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科貝思達
為保證產量,口罩生產企業克服了重重困難。
瓶頸二:發貨難、發貨貴
口罩緊缺的狀況,與政府統一調配產能也有關系,資源相對緊缺情況下,優先保證一線醫護人員和疫情嚴重地區供給。據歐潔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生產的口罩90%由地方政府統一采購,主要滿足*需要的群體,這種特殊時期的供貨方式大大減少了市場供應量。
而由企業自行調配的產能則面臨物流不暢的困難。很多企業表示,由于春節假期和疫情,大部分物流公司都停業了,只有順豐還能發貨,但留下來的人也很少,而且很難像平時一樣那么快。此外,發貨的價格也在上漲,比如順豐標快,每箱口罩重量在20公斤上下,運費卻升至2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
不過在物流公司的努力下,難題正在緩解。1月30日,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再次發布物資求助信息。緊急時刻,全國9省(區、市)伸出援手,把寶貴的儲存物資捐贈出來,希望直接送往協和醫院。有些捐贈單位地處偏遠,春節期間物流運輸難度大,各單位自己無法找到運輸公司。菜鳥綠色運輸通道**時間緊急響應,立即向中通、圓通、韻達、德邦等快遞公司發出動員,協調全國運力趕往40家捐贈單位接貨。
據統計,這次來自9省(區、市)40家單位的總計30多萬件援助物資,從接受任務到全國各地航空、車輛、司機緊急調動,直至全部送達協和醫院僅用時3天。
隨著物流企業加快組織應急方案,快遞小哥返崗,相信物流難題很快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瓶頸三:原材料告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醫療防護產品生產企業受到制約的還是原材料的短缺。跟許多企業一樣,戈爾醫療的口罩原材料一度緊缺,其負責人介紹,公司生產線無法保證半負運轉,甚至一度停產,除夕當晚,原材料即全部用完,連塑料包裝袋都沒有了,只能在大年初一停工**,等材料到位后再開工。
伴隨原材料緊缺的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在口罩產品不漲價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都在“虧本生產”,但*讓企業頭疼的還不是上漲的價格。
“原材料價格貴一點我們都能接受,突發疫情,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但如今各類生產防護產品和消毒產品的原材料、甚至包裝材料不準賣給外省生產商,無法順暢的流通,原來順暢的產業供應鏈被打斷,生產和供應效率大大降低,市場需求無法滿足”歐潔科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說,以口罩為例,公司生產的口罩外包裝均來自浙江省外地區,由于外省對原材料的跨省管控,現在公司口罩產品包裝紙箱缺口10萬個,消毒液產品缺口多達50萬個,導致產品無法對外發貨。除了包裝,口罩掛耳帶材料、消毒液容器瓶子、酒精原料等等都面臨類似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防護用品原材料跨地區供應受阻,是眼下出現的新情況。不同省份在醫療防護用品方面的生產能力不同,有的省份企業生產能力強,但原材料依賴外省;有的省份原材料產量大,但沒有大規模制造成品的能力。由于跨省管控,原本有大規模制造能力的企業在庫存原材料耗盡的情況下,只能減產甚至停產,導致市場供應更加短缺。
對此,多家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呼吁,非常時期,更應破除防護用品原材料的地方管制,推動并加速區域物資流動,保持供應鏈的完整與暢通,形成高效的生產供應體系,讓主要生產企業沒有原材料之憂,保障市場供應。
記者發稿時,中央指導組成員、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正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他介紹,我國*大的口罩產能是日產2000萬只,醫用口罩只有220萬只,而醫生進入重癥病房使用的N95只有60萬只。疫情當前,本身缺口就大,他說,一方面生產企業要開足馬力生產,重癥病房應用采取措施統一調撥,更重要的是,大家盡量不要占用特殊防護用品資源,普通外科口罩完全可以做到日常防護。
辦法多多,隨著假期結束,全力開工,相信口罩問題不再無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