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日,國內各大紡織集群陸續開市,我國紡織市場正在緩慢復蘇中,而放眼望去,這場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能否估量?
回顧*早的公開,2019年12月,中國武漢首次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當時幾乎沒有人能想象它會影響整個中國,更沒有聯想到對全球經濟產生多大影響。大約兩個月后,各大機構預測的結果是全球經濟將再次放緩,因為疫情已經導致全球貿易減速。
疫情全球蔓延紡織市場缺乏支撐
近日棉花現貨成交較淡,棉花市場整體價格上漲動力不足。2月26日,國內棉花3128B報價152 0173 3840元/噸,較前一日下跌23元/噸;鄭棉05合約收盤價12805元/噸,較前一日下跌210元/噸。
純
織廠方面,因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物流有所恢復,織廠庫存壓力逐漸下降,但是新增訂單方面依舊不理想,多數小型織廠表示近期暫無成交,還是要等三月份完全復工再看。
目前來看上下游市場實質性轉好,還需時間的積累,加之國外疫情的蔓延,或將影響全球消費,短期內市場形勢還難以對紡織經濟形成支撐。
疫情波及全球經濟共同體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大的貿易和制造國。任何影響中國經濟的事情都會直接反映到全球經濟上,這是很自然的。由于前期疾病蔓延,中國采取了全方位的管控,各行業的供應鏈已經因工廠延期開工而暫時中斷了。
因此,各大機構及經濟學家們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預測是謹慎的。
路透社(Reuters)2月7日至13日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受冠狀病毒打擊的中國經濟“將以金融危機以來本季度的*低速度增長”。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以及歐洲和美國的40位經濟學家預測,中國2020年**季度的年度經濟增長率將從上一季度的6.0%降至4.5%。不過,經濟學家們樂觀地認為,經濟將在第二季度反彈。
新冠病毒的影響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出現在貿易統計中。根據世貿組織2月17日的商品貿易晴雨表,2020年初世界商品貿易增長可能仍然疲軟。實時衡量貿易趨勢的指標為95.5,低于去年11月的96.6,遠低于該指數100的基線值。世貿組織說:“它不考慮*近的事態發展,例如新冠病毒的爆發,這可能進一步降低貿易前景。”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機構(IEA)的石油市場報告(OMR)認為,全球石油需求十年來首次下降。二月份的報告說:“全球石油需求受到新冠病毒和中國經濟的廣泛關閉的嚴重打擊。目前預計**季度需求將下降435千桶/天,這是10多年來的**次季度收縮。我們已將2020年的增長預測下調了365千桶/天,至825千桶/天,為2011年以來的*低水平。“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于二月十三日表示,直接往返中國的外國航空公司的客運量已減少百分之八十,而中國航空公司則因來往中國內地的國際航班而減少40%的載客量。它指出,“鑒于航班取消數量增加和全球范圍擴大,預計新冠病毒的影響將大于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的影響。季節性旅客載運量是另一個可以減輕的因素,因為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國際航空運輸量翻了一番,國內客運量增長了五倍。”
到目前為止,亞洲的經濟影響*為明顯。韓國呼吁采取緊急措施,新加坡以及泰國和馬來西亞今年都下調了增長前景。日本經濟也在萎縮,主要汽車制造商豐田(Toyota)和日產(Nissan)報告稱,日本在中國和國內的工廠都出現了生產故障。
盡管新冠病毒尚未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大流行,但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世界銀行2013年的一項研究曾說:“一場嚴重的大流行病就像一場突然、深刻和廣泛的全球戰爭。”因此,嚴重的流行病可能造成相當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近5%的經濟損失,或超過3萬億美元。
龐大的數字后面,留下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上下游、供應鏈、全球經濟都是共同體,環環相扣。當前疫情下,我國紡織業的發展該如何思考與布局?
有關專業人士給出了分析,當前
在
在時尚發展方面,滿足不斷升級的國內消費需求是紡織行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更好地理解國內消費人群的精神、文化、審美、健康、自信等層面的消費需求。
在綠色制造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紡織行業生態綠色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開發和推進纖維循環利用相關技術,并促進全社會逐步建立起紡織品服裝綠色消費的價值觀。
我國14億人口不斷升級的紡織品服裝消費需求及國家建設和發展所需要的產業用紡織品需求是紡織行業發展的基礎和支撐,受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紡織行業運行和發展情況可能會有一些波動,但總體趨勢肯定是發展的,發展的過程也伴隨行業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
專家呼吁:希望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過程能夠得到政策的支持、金融的支持和社會的理解。也希望社會對紡織行業的現狀用發展的眼光重新認識,對紡織行業新的形象加強宣傳,紡織工業不僅僅是保障消費和促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