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陜西省子長市自古有種桑養蠶的傳統,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更是加大資金、政策扶持,積*發展小蠶共育,降低養蠶成本,提高養蠶成活率,促進蠶桑產業新發展。
時下正是春蠶飼養的高峰期,日前,記者在澗峪岔鎮看到小蠶共育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共育員先是給小蠶撒上新鮮石灰粉消毒,然后再撒上切好的新鮮桑葉,同時控制好蠶室的溫、濕度條件,等待蠶農前來領取小蠶。馬家砭鎮陳家溝村蠶農雷鳳祥準時來到基地,準備領11張蠶回家飼養。
馬家砭鎮陳家溝村蠶農雷鳳祥:今天到咱們這個小蠶共育基地來領小蠶來了,今天領了11張,應該是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完事了,就見效了,就賣成錢了,因為像我們這個年齡段養小蠶還確實有困難了,小蠶養的時候本身就是生病,蠶病的高峰期,現在是二齡起來了,回去就好養了,一般就不生病了,以后的后顧之憂,養蠶的后患就基本上就解決完了,然后公司、政府提供的養蠶的藥,技術都提供的到位,常來給我們指導,我們現在養蠶就非常放心,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這個錢就到手了。
陜西果業集團蠶桑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慕光輝介紹,公司通過建立小蠶共育基地,集中培育一齡、二齡、三齡蠶,小蠶共育基地飼養的小蠶,從蠶卵孵化、收蟻、消毒、桑葉喂食、濕度控制等,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小蠶共育技術操作規程操作,目前通過2個共育基地分批共育了約200余張,分散供應到各鎮各村,這樣不僅減輕了蠶農的擔心,而且原本的全齡飼養改為僅養22天左右,有效提高了養蠶的成活率,又降低了養蠶成本,大大的促進了蠶桑產業健康發展。
馬家砭鎮陳家溝村蠶農雷鳳祥:現在很多人都在觀望,養好的話可以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剩余勞動力也能很好的安置,養一茬蠶收入大幾千上萬了,一年養上兩三茬,對于農民收入就很可觀了。
現場發放小蠶的共育員告訴記者,這是今年公司飼養的**批蠶苗,接下來將繼續和各鎮村對接統計,為下一批秋季小蠶共育做好準備。目前,兩個小蠶共育基地,每年可共育出幼蠶2個批次,預計能共育600多張小蠶,按照去年每張平均90斤,每張收入5400元計算,今年產值可達324萬元。
陜西果業集團蠶桑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慕光輝:為什么做這個小蠶共育,因為在小蠶時候相對發病率高,老百姓在養殖期間比較困難,防止失敗,所以我們公司做小蠶共育,通過小蠶共育,老百姓養蠶積*性較去年大大提高了,再一個就是,通過做小蠶共育,高價回收蠶繭,把子長現有的蠶桑面積,子長現有8千余畝蠶桑,不能再讓流失了,為了有效鞏固好、利用好這8千畝蠶桑面積,我把這個小蠶共育給老百姓做上。再一個就是為了提高廣大蠶農的養蠶積*性,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養蠶和這個蠶桑面積,這是鄉村產業,鄉村振興,結合脫貧攻堅后續產業的有效途徑,將來通過小蠶共育和高價回收,真正做到強企富民。
蠶桑是子長的優勢傳統產業,有3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也是國家“東桑西移”和陜西省**批蠶桑示范基地縣,一直以來,公司緊緊圍繞子長市委、市政府的產業布局,科學謀劃,著力打造子長蠶桑知名品牌,推動蠶桑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實現農民不斷增收,促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下一步還將以子長為中心,建立桑蠶繭繅制成髙品位優質的桑蠶絲工廠,達到產業興農,蠶桑致富的目的。
陜西果業集團蠶桑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慕光輝: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周邊縣市,清澗、子洲、定邊、靖邊,寶塔區、安塞、延川等等周邊縣區,也能帶動發展蠶桑產業,以子長為中心,建成繅絲廠,將來每天吞吐量達到1噸的繅絲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