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自動發熱的毛衣、將陽光轉化為電能的棉襖、遭遇撞擊時彈出氣囊的機車服、體現中國風的少先隊服……記者近日在福建泉州石獅服裝企業走訪,發現一些服裝內藏諸多“玄機”。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沖擊,消費疲軟、運費暴漲,不少外貿企業損失慘重,福建省石獅一筆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營收卻逆勢上漲,較2019年增長60%。
“因為轉型!”該企業總經理莊小清說,一筆成放棄了做傳統服裝的老路子,將產品差異化定為轉型方向,堅持用科技賦能服裝,走
“我們通過增加服裝的調控溫度、防水透氣、應急防護等功能,提高產品附加值,確保了較大的利潤空間,能夠抵消海外運費成本上升的影響。”他說。
創辦于2013年的一筆成,到2015年時還在主營低端服裝,但該領域同質化競爭嚴重,利潤微薄。為了生存,一筆成從2015年開始向智能服飾轉型。
做智能服飾離不開科技投入。為此,一筆成用股權激勵來吸引
如今,一筆成建立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的完整流水線,單品出廠價超過轉型前的三四倍,產量70%銷往美、日等發達國家。
通過科技賦能,只是一種轉型途徑。相較于一筆成將服裝做成“空調”“鎧甲”,主營童裝的石獅市季季樂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則拼“時尚”,力求在校服設計上體現中國風和時代氣息。
據季季樂董事長吳清湖介紹,近年來,由于人工成本上升和東南亞服裝產業崛起,童裝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于是季季樂在2016年開始將“有設計感的”校服定為轉型方向,尋找突破口。
“季季樂較早推出少先隊服。我們在衣領、袖口、扣子等部位,運用了中國結、長城、五角星等元素。”吳清湖說,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所以他們的設計著重體現文化傳承和思想教育。
石獅市貿促會會長邱漢清說,學生是特殊群體,但傳統校服的面料差且缺乏設計感,較為呆板,而石獅一些童裝企業在細節設計上著重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主流價值觀,這是產品競爭力的一個來源。
季季樂因轉型嘗到“甜頭”。公司的校服年產值從2016年的1000多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1.5億元左右。“在疫情導致外貿和其他童裝業務大幅縮水的艱難時刻,校服保住了我們的產業。”吳清湖說。
“為加強設計和研發,我們還跟福建省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合作,設立校園服飾研究院,爭取每年推出100多款
“石獅紡織服裝與貿易發達,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聞名全國,曾被稱為‘小香港’。”石獅市青年商會副會長洪我議說,但近年來,不少企業混戰在低端領域,價格戰頻繁,國內外客戶也壓價,導致利潤空間小,還可能會被匯率波動“抹掉”。“只有轉型才有出路”。(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