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也沒什么出路”,被問到接下來企業的發展方向時,這句話沈遠重復了3遍。
在浙江紹興做了四年多服飾外貿的沈遠,從未想過公司會面臨這樣的局面。在四年時間里,他把企業做到了年銷售額幾百萬美元,企業規模行業中等偏下,產品主要
沈遠介紹,當前紡織出口行業主要分為兩塊,一是做成衣出口,即采購面料后,委托服裝廠做成衣服再出口,這也是沈遠的企業經營方向;二是做面料出口,即直接出口面料,*終在別的國家加工成衣服,出口方向主要是孟加拉國、越南等相對落后的國家。
從二月中旬開始,因國內外疫情影響,沈遠面臨的各種難題接踵而至。
危機步步逼近
“2020年,客人多點,訂單多點,工廠多點,產品種類多點——我知道我很俗。”
2019年12月31日,沈遠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的新年愿望,現在,他的愿望是企業能夠活下去。
2020年1月底,剛過完年,因為擔心疫情對公司的影響,他開始四處咨詢行業里的老員工關于17年前SARS時期服裝出口企業如何經營、是否會面臨國內工廠停產、國外客戶拒收貨物等問題。2月中旬,沈遠的企業開始復工,此時,他仍未感受到疫情對于企業出口的影響,公司甚至加班加點的趕年前訂單的交貨期。“當時還認為自己是多慮了,以為一切又將回歸到正常軌道上。”
進入3月,危機開始步步逼近。
“從3月中旬開始,包括年前已經談好還未生產的訂單、剛出貨的甚至已經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即將到達出口國港口的訂單,都面臨被大面積取消。客戶表示做好的訂單先別發貨、未做的訂單先別做,需要根據幾個月以后的經濟復蘇情況再來決定訂單的下一步情況”,沈遠向經濟觀察網介紹。
一位在行業經營了四十年的美國客戶,在3月給沈遠發郵件說,這是他們面臨有史以來*大的訂單取消潮。
因為紡織出口會有一部分客戶賒賬,沈遠介紹,因歐洲受疫情影響,服飾商城關門,客戶存貨賣不出去,因此許多以前長期合作的客戶提出可能暫時還不能為之前的訂單付款,甚至一些客戶提出*晚可能要拖到今年7月。
除了舊訂單被取消,沈遠發現新訂單更是少的可憐。
沈遠表示:“3月份,已有訂單被取消或暫停的約有50%,新訂單量更是只有往年的30%多。歐洲基本沒有新訂單,美國也寥寥無幾,南非的情況還比較好,還和以往一樣在正常的報價。”
進入四月,企業的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
“4月份,企業經營情況越來越差,收支不平衡也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提出要延長貨款支付時間。取消的訂單也越來越多,新單子已基本沒有。企業只能著手準備裁員”,沈遠表示。
出路何在?
“短期內,企業資金流壓力不是太大,但時間稍微一長,行業的上下游企業都會面臨影響”,沈遠向經濟觀察網表示。
沈遠介紹,紡織出口行業整個鏈條基本采取賒賬的模式,賒賬買面料與輔料等,然后賒賬讓服裝廠加工成衣服,下游的客戶也賒賬購買成衣,衣服*終售出后,客戶的回款也就能償還面料廠和服裝加工廠的賒賬。正常情況下,鏈條上各企業*多能賒賬兩個月左右。
但是,沈遠擔心客戶回款將超過兩個月。“如果這樣,鏈條上各個企業現金流壓力都會非常大。并且公司做的越大,面臨的人員、租房成本就越高,公司受到的沖擊就越大。如果長此下去,我們可能只能停工裁員,保留各個部門一些主要的人來完成少量的訂單。”
兩個月,意味著企業正常的現金流,*多能撐到5月中旬。
當下,沈遠給企業設定了倒閉生死線——十月份。現在他已開始著手裁員以及計算熬到十月份需要的資金。“打算盡力拖到十月份,準備好這期間必須的資金,到時還沒新訂單的話,就選擇關門。”
延伸閱讀:
中國服裝業迎來*黑暗時刻
首季銷售暴跌32.2%,人均衣著消費僅369元
4月21日:統計局周五公布的3月份消費數據盡管有所改善,但仍遠低于市場預期,尤其是非必需消費品中的服裝類別,更加速惡化,而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令餐飲行業表現*為慘淡。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同比下降15.8%,較1-2月份20.5%的跌幅收窄470個基點,但遠遜于市場跌幅10.0%的預期,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8.1%,環比收窄560個基點。即使撇除汽車類別,3月中國零售業亦錄得15.6%的跌幅至23,841億元。
由于有限制和逐步解封旅行限制,3月份零售業各類別表現大相徑庭,必需消費品類別加速增長,多數非必需消費品類別盡管有所改善,但同比仍錄得較大跌幅。期內,糧油、食品類增幅19.2%,較1-2月份9.7%的增幅幾乎翻倍,而3月份CPI環比下滑,飲料類別3月銷售增幅6.3%,同樣較1-2月的3.1%增幅翻倍,中西藥品和文化辦公用品3月銷售增幅8.0%和6.1%,而1-2月分別增幅0.1%和下滑8.9%,日用品3月銷售由1-2月6.6%的跌幅轉正同比增幅0.3%。
不過,表現*差的餐飲類別3月銷售跌幅46.7%,較1-2月39.7%的跌幅惡化700個基點,顯示大流行下“不聚集、不聚餐”對行業的巨大影響,與此同時,餐飲行業在用工以及空間利用方面都受到保持社交距離規定的限制。
除餐飲業外,表現次差的為紡織服裝行業,3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企業銷售下跌34.8%至689億元,較1-2月30.9%惡化390個基點,該行業與餐飲行業是3月份環比唯二沒有改善的行業。1-3月,整體銷售跌幅32.2%。
考慮到服裝行業在中國在線渠道的高滲透率,以及并沒有餐飲行業巨大的客觀限制,該行業的表現更加慘不忍睹,而多個國際、本土品牌公布的數據亦顯示該行業的悲觀前景。
2019年晉升為中國市場收入規模*大的日本品牌Uniqlo優衣庫母公司亞洲*大服飾零售商Fast Retailing Co. Ltd. (9983.T)(6288.HK)迅銷此前公布的季度業績顯示,該集團3月份大中華市場銷售跌幅40%,考慮到香港特區市場更加低迷的數據,內地市場料好于40%跌幅,但亦至少有三成跌幅。該公司同時預計大中華市場4-5月份跌幅0-40%,6-8月銷售下滑0-10%,這意味著2020年自然年,該集團大中華市場三分之二的時間里沒有增長。
上述預期還基于商業活動逐步恢復正常,而目前對于COVID-19大流行在今年秋冬季復發的預期還是多數科學家和醫學專家的共識。
從月中開始陸續預披露一季度業績本土品牌表現則更加難堪,除森馬服飾(002563.SZ)等*個別集團可以維持輕微盈利外,多數本土服飾集團收入暴跌的同時亦進入虧損狀態,而森馬服飾的盈利能力還主要受益于該集團主營業務為需求更強的童裝類別。該公司4月14日發布的公告稱,預計首季度盈利下滑93.66-95.68%,由3.469億元跌至1,500–2,200萬元,期內收入跌幅超過30%。另一間預計一季度可盈利的公司為深圳內衣集團匯潔股份(002763.SZ),該公司預計一季度利潤下滑84.66%至1,750.85萬元。
規模較小的探路者(300005.SZ)一季度收入下滑55.25%至1.435億元,凈虧損631.2萬元,扣非后虧損856.8萬元;ST摩登大道(002656.SZ)一季度預虧3,000-4,0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755.93萬元。
近年來急轉直下的美邦服飾(002269.SZ)在2019年巨虧8.152 0173 3840億元后,一季度預虧1.500-2.500億元;福建服裝業代表企業七匹狼(002029.SZ)一季度預虧3,700–4,800萬元,該公司2019年同期盈利9,164.59萬元,七匹狼稱,受大流行影響,全國各地實施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商場、購物中心等場所開店時間普遍延后,消費終端停滯,公司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復工延遲,導致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大幅減少。
從去年底開始炒作的網紅概念龍頭股星期六(002291.SZ)盡管號稱2月開始聯合控股子公司遙望網絡共同搭建了基于營業員的線上分銷平臺,首月GMV逾千萬,但一季度仍然預虧3,700-5,500萬元,該公司持續獲追捧的原因正是由傳統鞋履零售轉型為依托遙望網絡為主營業務的KOL營銷平臺。
另外,在港股上市的多間體育運動用品公司均披露首季度下滑20-30%成的零售流水,由于港股公司上市規則不需要披露季度盈利,因此目前多間內地體育品牌公司僅披露了零售額初步數據,盡管收入下滑,料過去幾年持續造好下,該行業多數公司一季度仍可維持盈利。
安踏體育(2020.HK)旗下安踏品牌一季度零售額同比下滑20-25%、FILA品牌零售額同比錄得中個位數跌幅、其他品牌零售額錄得高個位數跌幅;寶勝國際(3813.HK)首季度銷售下滑25.1%至49.454億元;李寧(2331.HK)一季度零售流水下滑近20%,其中線下渠道流水下滑超過20%,零售和批發流水分別下滑約35%和近20%,線上渠道增幅超10%,期內凈關店224個至6,225個;361度(1361.HK)一季度主品牌零售額下滑25-30%,童裝品牌零售額下滑25-30%;特步(1368.HK)一季度零售額下滑20-25%,零售折扣水平六五至七折,存貨周期約五個半月;中國動向(3818.HK)截止3月底四季度Kappa品牌同店銷售錄得中低個位數跌幅,其中線下業務錄得低個位數跌幅,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內地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僅為369元,同比大跌17.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7.3%,同比大跌80個基點;相反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1,708元,增長2.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3.6%同比大幅暴漲340個基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