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今年上半年,面臨疫情大考,紡織業展現強大韌性,發揮產能優勢促推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格局造成了重大影響,打亂了我紡織服裝進出口的節奏。一季度主要遭遇國內停產停工、人員隔離與物流不暢,二季度更是持續面對訂單取消、縮減的風險,生產和出口一度出現大幅下降,多年來形成的穩定而牢固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經受了嚴峻考驗。
形勢綜述
在國家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的幫扶下,二季度以來,國內市場活力得以激發,企業信心逐步恢復,全國貨物貿易趨于平穩,6月進、出口止跌轉升,實現年內首次增長。紡織服裝一季度出口下降17.7%,二季度迅速回升,增長19.2%。其中主要是由紡織品類防疫物資拉動,上半年防疫物資累計出口達387億美元,占總出口的30.4%。在短短數月內中國紡織業能夠做到迅速調整生產策略,實現上下游配套,生產、轉產大批防疫物資,滿足全球集中、大量的需求,再次印證了中國紡織服裝業生產與供應力優勢所在。
下半年疫情等負面因素不減,出口依然面臨諸多壓力。
當前疫情仍未結束,且有與人類長期共存之勢,全球各國的政治經濟決策都將不可避免地圍繞疫情展開,疫情仍是影響下半年外貿發展*大的不確定因素,導致我對外貿易面臨的外部環境總體趨于嚴峻復雜,出口將面臨更多、更新挑戰:全球經濟一體化受阻,單邊化、區域化的趨勢日益凸顯;正常的經貿商務往來與展會將在較長時期內受到限制;主要市場消費低迷,品牌門店破產關張頻發,庫存積壓嚴重等因素勢必導致傳統
解危紓困,政策發力幫扶企業渡難關。
面對疫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學決策,嚴密部署,迅速阻斷疫情蔓延。為保證生產和外貿出口,組織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部門,就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暢通外貿運輸通道、降低進出口環節物流成本、減稅降費、退稅便利化、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促進
面對下半年存在的問題,業內呼吁:建議國家進一步推出穩外貿基本盤的具體幫扶措施,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門檻和成本。推動市場多元化建設,加快與“
貿易數據
6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07.3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1.5%,其中出口2152 0173 3840.7億美元,增長0.5%,
6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311.7億美元,增長17%。其中出口294.2億美元,增長19.4%,進口17.4億美元,下降12.9%,當月貿易順差276.8億美元,增長22.2%。2020年1~6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1382.9億美元,同比增長1.4%。其中出口1273.3億美元,增長2.5%;進口109.6億美元,下降9.4%,累計貿易順差1163.7億美元,增長3.7%。
貿易特點
2020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進出口呈現如下特點:
一、疫情是影響上半年紡織服裝出口*主要的因素。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打亂了我紡織服裝對外貿易的節奏,成為導致出口波動*主要的因素。前兩月,國內生產受阻導致出口大幅下滑19.3%,3月后又面臨全球疫情爆發、訂單取消的嚴峻形勢,對我紡織服裝生產、外貿企業造成嚴重打擊,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全面下降。同時,疫情催生了我防疫物資產、銷的迅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需求下降帶來的損失。4~6月,在防疫物資帶動下,紡織服裝出口連續三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有力拉動上半年整體出口恢復增長。
二、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出口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對外援助防疫物資累計達2.4億美元。
一般貿易出口連續3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6月增長25.2%。加工貿易則持續下降,4-6月的降幅均超過30%,6月下降32%。1~6月,一般貿易累計出口增長6.4%,加工貿易下降32.2%。
疫情向全球蔓延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對外援助工作。上半年,通過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以及其他境外捐贈物資兩項貿易方式下向全球共援助達2.4億美元的紡織服裝類防疫物資,包括
三、傳統大宗商品對主力市場出口全面下降,日本**恢復服裝多元化地區采購。
上半年我對三大主力市場
從近期月度走勢看,在全球疫情集中爆發的3~5月,我對歐、美、日的紡織品出口形成高峰,6月均出現回落。服裝出口情況則出現了分化,6月對歐盟和美國的服裝出口降勢有所減緩,這一點從市場國進口數據中也可以得到驗證:6月美國自中國服裝進口降幅縮至個位數的7.3%;歐盟6月的數據現在沒有看到,但預計和美國走勢相同。對日本出口降幅則再次放大,6月下降25.3%(5月下降10.5%)。從日方進口數據看,日本**恢復自其他地區的采購,中國產品所占份額在5月達到高點后迅速回落,東盟份額則出現明顯回升。
?
?
四、出口商品結構發生明顯改變,口罩等防疫物資拉動紡織品出口規模超過服裝。
上半年,紡織服裝出口商品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在防疫物資的帶動下,紡織品出口急劇擴張,累計出口746.2億美元,增長27.3%,占總出口的比重升至58.6%,超過服裝。服裝累計出口527.1億美元,下降19.7%,占比降至41.4%。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累計出口387.4億美元,占總出口的30.4%,其中口罩和防護服分別出口305億美元和40.4億美元。
市場需求低迷導致傳統大宗商品出口迅速下降。除防疫物資外的大宗商品,主要包括紗線、面料、針梭織服裝出口全部下降,降幅分別為31.5%、29.6%和21%。其中紗線、面料的表現更為疲弱,出口額連續5個月出現負增長,且至6月仍無明顯回升跡象。針梭織服裝出口雖然也經歷了連續下降,但6月出口情況明顯好轉,同比降幅收縮至10%,環比增長47%。
五、重點省市出口呈明顯差異,北京、湖北增幅持續**。
上半年,出口前十位的省、市依次為:浙江、廣東、江蘇、山東、上海、福建、湖北、北京、安徽和廣西。合計出口額占總出口的比重近90%。其中浙江、江蘇、福建和廣西累計出口下降,其他6省市均實現增長,其中湖北、北京兩地的增幅分別達到129%和263%。
六、大宗商品進口持續下降。
上半年,紡織服裝進口整體呈降勢,其中僅2、3月由防疫物資帶動進口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在國內疫情平穩后的4~6月連續出現兩位數跌幅。大宗商品進口持續下降,其中紗線、面料累計進口分別下降25.4%和32.6%,針梭織服裝合計下降9.6%。下降主要由進口量帶動,三大類商品進口量分別下降17.3%、35.8%和16.2%,進口均價僅紗線下降,面料和服裝保持增長。
七、上半年棉花進口下降超兩成,內外棉價倒掛。
6月,棉花進口小幅反彈,當月進口9萬噸,環比5月增長近30%,但同比下降42.7%,仍處于低位。受下游市場需求不振影響,上半年棉花進口量大幅下滑,累計進口89.9萬噸,下降23.8%。中美**階段經貿協議簽署以來,中方全面、嚴格執行協議,自美國棉花進口連續、快速回升。上半年累計自美進口29.3萬噸,增長20.5%,其中4-6月進口量超過巴西,再度躍居我棉花**大進口來源國。
中國棉花協會分析,6月,我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