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咸寧市咸安區素有“苧麻之鄉”的美譽,麻紡織產業既是咸安的傳統產業,也是當前的支柱產業,更是未來的朝陽產業。5月18日至30日,我帶隊先后6次深入咸安經濟開發區及5個鄉鎮開展調研,并先后派出兩個調研小組到湖南省沅江市、漢壽縣和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學習考察。對咸安麻紡織產業發展的“前世進行了追根溯源,今生進行了辯證分析,未來進行了系統謀劃”。
一、咸安區麻紡織產業的前世與今生
1.苧麻種植情況
咸安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非常適宜苧麻種植,早在清朝康熙四年就有苧麻栽培記載,民國二十五年被列為湖北4個苧麻大縣之一。152 0173 3840年,全區苧麻種植面積4.5萬畝,每100斤干麻價格600-900元,達到了歷史*高峰。2017年麻地面積僅剩800畝,進入了歷史*低點。2019年,全區苧麻面積恢復到4000畝。
2.行業發展情況
全區現有規上麻紡織企業16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2019年全區麻紡織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3.8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9%;擁有苧麻長紡2.5萬錠,占全國的15%;短紡15萬錠,占全國的15%;年產苧麻紗、麻棉混紡紗6萬噸以上,占全國的1/3,先后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成長型
3.市場需求情況
在國內,苧麻紡織制品市場需求在1000億元左右。如果以2019年全區33.8億元的產值為基數,將麻紗麻線全部織成坯布,產值可增長25%,達到42.25億元;再將坯布全部印染整理做成面料,產值可再增長50%,達到63.37億元;如再將面料全部加工成家紡、服裝等中高端紡織品,產值至少增長5倍,達到300億元以上,但也只能占到目前國內市場的1/3,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很大的市場可拓展。
在國外,麻類纖維織物的需求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長,市場需求量大,面臨難得機遇。
二、咸安區麻紡織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群眾種麻積*性不高,本地原麻供給不足
以1畝麻地一年三季350斤的干麻產量為基準,以現有的4000畝面積算,全年可產干麻700噸。而精華公司目前一年的干麻需求量在8000噸到1萬噸,本地干麻只能滿足其7%-8.7%的需求量,90%以上需要從湖南、四川等地購進。
2.麻紡產業鏈條不完整,高端制品開發不夠
我區絕大多數苧麻加工企業以原麻初加工、生產中低檔次麻
3.業內企業協作不緊密,抵御風險能力不強
在種植、加工、銷售環節都存在抱團發展意識不強、應對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沒有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沒有建立供需兩端“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及企業之間“分工明確、錯位發展、銜接有序、優勢互補”的利益聯結機制。另一方面,沒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2019年至今,50%市場在國外,一旦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易受制于人。
三、咸安區麻紡織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把咸安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麻紡織產業種植基地、加工基地、集散基地、研發基地”這一目標,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兩大作用,著力解決“苧麻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營銷”三個方面問題,力爭到2025年,苧麻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達到50家以上,年總產值達到100億元,擁有苧麻長紡5萬錠、短紡30萬錠、年產各類苧麻紗及麻棉混紡紗10萬噸的能力,織布、印染等產業基本形成規模,家紡、服裝等產業取得重大突破。力爭到2030年,苧麻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年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形成從“種植、脫膠、開松、紡紗、織布、印染、制衣、銷售、展示、科研”一條龍的全產業鏈,力爭做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潮流的風向標。
1.著力解決苧麻種植的問題
一是著力解決政策引導不夠的問題。每年至少安排400萬元用于高標準苧麻基地建設,免費為麻農提供中苧1號、華苧4號、湘苧3號等新品種,向麻農傳授細切種根、嫩梢扦插等新技術,千方百計降低種麻成本,提高畝平產量和
2.著力解決精深加工的問題
一是在閉合產業鏈上下功夫。鞏固拓展苧麻、亞麻、混紡等麻紗產業優勢,支持和推動天成麻業年產萬噸天然功能紡織材料、精華紡織4萬錠高支麻棉混紡紗自動化生產線等項目建設,力爭實現麻紗制品生產能力翻一番。支持和推動區內企業在苧麻系列上開發生產150支紗的
3.著力解決市場營銷的問題
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全力支持企業積*搶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