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南方非遺學堂第五期講座《錦繡華章——明清時期的廣繡外銷藝術品》11月7日在廣州大學文逸樓舉行,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館員白芳現場分享傳統廣繡的輝煌歷史與現代傳承。
廣繡是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民間刺繡的統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廣繡與潮繡并稱“粵繡”,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2006年,粵繡入選**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唐人蘇顎的《杜陽雜編》中,便提到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工巧無比,能于尺絹繡《法華經》七卷’。”白芳在講座中分享了關于廣繡*早的記載。據介紹,廣繡工藝自成一家,不僅講究刺繡的針法技術,更注重繡品的藝術效果,講求“功”為“藝”用。廣繡繡品構圖細致繁密、熱鬧緊湊,色彩靚麗,充滿了民間趣味,人物繡與花鳥繡均為廣繡特色產品。
廣繡還是風靡海外的外銷藝術品。早在明朝中期,廣繡開始通過海上
白芳稱,在全球貿易史上頗有名頭的“馬尼拉大披肩”,又稱“中國披肩”,其工藝即來自廣繡。莫奈等**印象派畫家作品里都曾留下它的風采。
清代外銷廣繡的品種多為裝飾品、家居用品和服飾品。18世紀的英國貴婦們熱衷使用中國刺繡藝人繡的雙面圍巾,還有一些時髦的貴婦與小姐甚至將設計、剪裁好的服裝、名片,通過東印度公司送到中國,請廣繡藝人制作。外銷廣繡具有*高的技藝價值及文化審美價值,在傳承傳統刺繡工藝手法特征的同時,還緊跟全球市場的審美時尚,甚至創造性地運用了孔雀毛和馬尾毛,不斷在設計上進行創新。
“作為歷代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物質載體,時至今日,廣東順德生產的廣繡披肩依然是
白芳介紹,粵港澳三地的廣繡特點各不相同:廣州絨線繡、金銀線繡、珠繡,品種繡畫、戲服、實用繡、外銷繡品全面發展;而澳門以宗教題材見長,主要面向葡萄牙市場;香港客戶群體以英國為主體,繡品風格和式樣與英國為主的西方風格一致。
近年來,廣繡在傳承與創新兩方面均取得不少成果。白芳認為,廣繡曾**西方“中國風”時尚,廣繡蘊含的中國傳統元素直到現在依然被西方時尚界認同和使用,廣繡的研究與創新對“
當代廣繡如何重拾昔日輝煌?白芳表示,廣繡技藝的生產效率無法與機械化生產相比擬,廣繡應當擁抱現代審美,通過“廣繡+時尚”“廣繡+藝術”“廣繡+數字化”,走出一條“跨界創新之路”,開發出融入現代生活、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打造新時代的廣繡品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