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編者按:本以為2019年就是寒冬,誰知2020年竟然是“冰川時代”。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上半年
2020年對
01
寧紡印染:調整產品結構技術管理升級
日前,河北寧紡集團各分公司上半年經營數據出爐,其中,印染分公司實現利稅1251萬元,同比增長45.8%。面對疫情沖擊、市場下行的壓力,這份成績從何而來?
“一是著眼于外部調整產品結構,搶抓訂單;二是著眼于內部細化管理,升級技術。”寧紡集團工會主席、印染分公司分管負責人劉敬通說。
在印染分公司成裝車間,一片“醫護綠”分外搶眼。“這是我們去年開發成功的醫護面料,因抗疫急需,印染分公司今年2月4日就開始復工了。作為全國性疫情保障重點企業,上半年公司生產了醫護面料516.7萬米,社會和經濟效益都很好。”劉敬通說。
上半年,寧紡集團印染分公司以市場需求和綠色發展為導向,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在“中薄+彈力+功能”上面下功夫,發展了工裝、醫護、軍裝等中薄面料方面的客戶,保證了“有米下鍋”。
據介紹,業務部在年初積*推行“阿米巴”經營模式,將年度接單目標分解到人、分解到月,并制定了針對業務員和業務經理的獎懲細則,激發了業務員接單的積*性。疫情期間出不了門,大家就通過手機、電腦千方百計地在線上接單。上半年,雖然經歷了外貿“退單潮”、
高
據了解,通過持續的管理提升和技術創新,上半年,公司的印染入庫一等品率提高了0.7%,同比多產出一等品14萬米;萬米用氣同比下降7.5噸,用水同比下降16.7噸,用電同比下降284度。
劉敬通說,現在,他們正在考察紹興等地的工裝市場,同時,密切跟蹤雄安新區產業調整政策,積*承接市場轉移。“下半年,市場形勢將依然嚴峻,但通過集團的大力支持和上半年的成功經驗,我們一定能打贏‘下半場’,奪取‘雙勝利’。”劉敬通信心滿滿地說。
02
德州元濟:落實
“公司上半年對外貿易實現逆勢上揚,1~6月,公司創匯2073萬美元,同比增長95%,利潤同比增長109%。”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義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能取得這么好的業績,企業每名員工都很振奮。
年初疫情暴發,全國面臨緊急狀態,企業復工復產形勢嚴唆,而元濟公司新開發外銷客戶訂單交期緊迫。為確保企業及時復產復工并按期交貨,元濟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確保了生產經營安全有序。
“公司于正月初三正式復工,實現了滿員達產和訂單準時交付,為上半年取得良好的經營績效奠定了堅實基礎,贏得了新老客戶的信任,增強了企業和員工的信心。”劉義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元濟紡織順應國際市場變化,轉變發展思路,加大
劉義表示,今年,公司著力推動客戶多元化戰略,改善客戶及產品結構,在深耕老客戶的同時,對不同客戶需求進行針對性開發,持續擴大市場份額;著力推進開發可持續、環保概念產品,將原材料由傳統的棉花改為棉花+再生棉、可再生降解
劉義介紹,通過不斷加大產品創新研發力度、大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企業的經營績效創下10多年來單月新高。元濟公司中國臺灣總部對公司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決定對元濟公司增加投資600萬美元,用于技術改造、擴增設備,預計每年可增加產能1500萬碼,可增加營業收入2億元,這將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03
薩爾馬紡織:外貿轉向內銷加強客戶服務
主要客戶大多來自海外的青島薩爾馬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上半年平穩渡過危機,實現訂單不降反增的局面。
“今年一場疫情直接讓大部分外貿訂單‘消失’,但同時網購、在線服務等各種新業態釋放出的消費需求正在轉變為供給側的創新動能。看到這樣的商機,公司便下定決心,全力打開內銷市場。”該公司總經理王建月說。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外貿產品轉內銷并非易事,因為內銷市場的‘游戲規則’與外貿市場差別很大。”王建月表示。也正因如此,危機下,一系列新的探索、試水和變革,在這家紡織企業上演。
在產品方面,薩爾馬紡織在保證過往生產品質不變的前提下,更換產品形態,生產滿足國內需求的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公司一方面減少超細旦尼龍的產能,另一方面加強與行業內原料大廠緊密合作,從原料入手,開發新產品,著力研發生產超細旦春亞紡、格子春亞紡、高收縮絲、鉆石絲、高彈絲等適用于國內防寒服、運動服和戶外服的面料。
在銷售方面,該公司改變過往外貿訂單越大越好的思路,適應國內
在服務方面,該公司不斷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絡,在特殊時期主動為客戶提供優質新品,并主動延長品牌客戶的回款時間,減少企業內部溝通流程,形成生產、研發和銷售三位一體的扁平化管理,能更精準地對接客戶、服務客戶。
“調整國內外業務比例其實是一個綜合因素下的戰略抉擇。”王建月說道。近年來,國產服裝品牌快速崛起,再加上疫情沖擊了國外品牌,深挖我國市場成為該公司的必然選擇。通過不到半年的時間,薩爾馬就克服了外貿轉內銷的“水土不服”,成功開發了一批國內品牌客戶。“第二季度,我們成功打開內貿市場,訂單明顯恢復,目前訂單一直處于飽和狀態。”
04
邯鄲富億達:降低綜合成本品質高于同類
“公司自今年3月復產以來,訂單源源不斷。前兩天,印度尼西亞客戶又增加了13個集裝箱的訂單,700多萬元貨款已全部提前到賬。”邯鄲富億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關忠信介紹,盡管他們的產品每米比同類產品價格高1元,但仍供不應求。
“密碼就是高質量。”關忠信的話中透著自信。從百分之三到萬分之一,富億達把磨毛布的疵品率降到了業內*低。“好產品**得有好原料。我們堅持從國內優質的化纖產品生產企業采購原料,盡管價格略高,但為生產好產品提供了保障。”該公司工程師李紅介紹,百分之三是業內普遍接受的磨毛布疵品率,但公司今年將這一數據降至萬分之一,大大減少了廢布的產生,節約了生產成本。
生產磨毛布采用得是噴水織機,在生產過程中,泥污和水垢是造成白色磨毛布布面污染的主要因素。多年來,業界一直是通過漂白清洗的辦法去除污點和水垢。但漂白劑多呈堿性,直接影響后期印染著色效果,技術攻關也收效甚微,這讓印染廠家很是無奈。
富億達卻攻克了這個難關。“在布卷外面掛上加裝PVC管的布簾,解決布簾與布卷粘連問題,避免了泥點濺到布卷上。”連續幾天,關忠信在織布機前觀察研究,終于琢磨出了解決污漬問題的辦法。
精準控制重量,是富億達不同于其他生產企業的又一“秘密”。
“國外客戶要求坯布單位克重是100克,其他廠家實際生產出來的可能是95克,也可能是105克,這會導致后期印染效果大打折扣,也會影響成品商在市場上的信譽。”關忠信說,公司通過對絲線質量、門幅尺寸等要素精準控制,確保了坯布品質穩定,也讓客戶后續加工更省心,自然贏得客戶信賴。
在產品生產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后續環節如不能及時發現,不合格產品便會流入市場。今年3月,富億達的布匹識別碼應運而生,每道工序由誰在什么時間、哪一臺設備生產,以及布匹規格、克重等信息全部詳細記錄在案,大大提升了員工的質量意識,解決了生產過程中常見的擦傷、斷線、磨損等問題。
疵品率低,減少了原料浪費;設備開機率高,單位生產成本降低;不經漂白,有利于后期染色……通過多措并舉,富億達的坯布綜合成本低于同類產品,品質卻高于同類產品,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銷售磨毛布760余萬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