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中美簽署**階段經貿協議內容涉及棉花
據新華社報道,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15日上午,中美**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儀式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簽署協議文本并致辭。劉鶴表示:達成**階段經貿協議,有利于中國,有利于美國,有利于全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必將越開越大。
今日上午,財政部網站公布了協議的中、英文原文。文本包括
根據中信建投期貨整理,協議原文中涉及農產品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國承諾將按2017年基準上,在2020年和2021年多采購125億和152 0173 3840億美元農產品,兩年合計320億美元。市場普遍認為2017年基數為240億美元。
2.中國采購的農產品包含油籽、肉類、谷物、棉花、海鮮和其他農產品,備注中注明其他農產品含乙醇、酒糟(DDGS)、乳制品、加工食品等。
3.中國簡化飼料添加劑(含DDGS)
4.中國確保小麥、大米和玉米等進口
5.中美雙方基于科學和風險的監管框架,并以有效的授權流程,促進農業生物技術產品的貿易增長。
6.規范了中美肉類、奶制品和水產品的進
3000億關稅下調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于2020年1月15日發布公告,決定自2020年2月14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2:01,即北京時間2月15日01:01起,美國3000億4A清單加征關稅從15%降至7.5%正式生效。
201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660億美元,中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458億美元,占比17.3%。而對我國紡織服裝對美出口占比影響*大的是9月起加征的1200億美元商品,約占總量的73%。
對棉花市場影響幾何?
【中信建投期貨】:目前國內棉市面臨需求回暖,產銷缺口依然存在的事實。在這一背景下,重建儲備棉的意義重大。而美國作為主要的棉花生產國,從期末庫存角度來看,棉花*大可出口量可以達到100萬噸之余。在不增加額外進口配額的情況下,采購美棉重建國儲庫存,在現階段符合兩國利益。若額外采購50萬噸美棉,商品價值估計10億美元左右。消化部分160億美元農產品采購的承諾,同時緩解國內供應缺口壓力。此外,未來棉市行情發展**路徑在于內外共振上漲,國內棉市難走出獨立行情。若額外采購美國棉花,有利于國際棉市庫存去化,提振國際棉價,帶動國內棉花價格上漲。但值得注意的是CF市場早在兩周以前就開始買預期,而1月14日日內*大下跌幅度超過300點,多頭離場過于頻繁,且洗盤頻出的賽道建議回避。
【東海期貨王琪瑤】:在中美協議簽訂落地后,國內外棉價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美棉先漲后跌,鄭棉多單開始減持,呈現前期利好預期落地利多出盡,多單止盈跡象明顯。市場對未來棉價看法不一,分歧仍存,從美棉進口量看,根據協議中“在2020日歷年內從美國購買和進口到中國的額度應比2017年的基準額高出不少于125億美元,并且比2017年的基準額高出不少于152 0173 3840億美元”推測,2017年我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約236.9億美元,其中美棉占比4.1%,約9.8億美元,進口數量為50.6萬噸,若采購結構不變并且采購金額能完成,則預計2020年美棉的進口量為80-90萬噸。考慮到今年澳棉因為大火,棉花的產量銳減到僅剩7萬噸左右的水平,如果把我國進口澳棉25萬噸左右的額度通過進口美棉進行補充,那么我國可以完成80-90萬噸的美棉進口量,壓力不大。
在協議中中方堅持“市場原則購買”,也就是說在美棉價格合適,進口利潤允許的情況下,我國會開始進口美棉,但是美方對采購金額表達較為強勢,并且希望中方力爭再額外完成50億美金。由于采購細節尚未公布,市場對此解讀分歧較大。在進口美元80-90萬噸的預期下,如果美棉可以作為國儲棉的補充,則對我國國內市場沖擊較小,有效指引市場去庫進程。同時美棉出口情況良好可以帶動國際棉價上行,從而形成內外盤聯動,打開上方空間。
但是棉市徘徊難以突破的癥結依舊在需求,“前期擬定的從2019年9月1日起對1200億美元商品加征的15%關稅降為7.5%”對于下游出口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利好,2018年美國進口中國紡織品在458億美元左右,在1200億的美元商品中覆蓋了70%左右,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關稅下降了,但是依然還存在7.5%的關稅,此次在關稅問題上包括“其他關稅將保持不變”等,并沒有達到市場此前的預期。再此猜測,如果美國僅僅為拉攏農民選票而打開上游出口,下游若依舊不放松或者放松力度較小,則會對中國市場造成產業鏈利潤分配不合理的傷害,使得下游難以為繼,再考慮到一旦國內棉價過高,東南亞的低價
從盤面來看,產業和資金的分歧依然存在,面對上游棉價大幅上漲,紗廠漲價幅度不如棉價,利潤面臨擠壓,再加上春節將至,下游逐步進入放假階段,需求明顯減弱,因此紗廠采購偏謹慎。盡管近兩天有部分資金離場,但是產業方面態度依舊堅決,尚未“倒戈”,鄭棉在14500元/噸附近壓力明顯,回落后在14000元/噸尋找支撐。由此看來,產業面對鄭棉的前期暴漲依舊是理性和謹慎的,畢竟國際局勢的復雜多變以及對于春季訂單的預期依然停留在“想象”的階段,而現實依舊是150萬噸的天量倉單和供大于求的格局,故事講完依舊回歸現實,預計年前在沒有更多利好的支撐下棉價上方難有較大表現,以回落尋找支撐為主。
至于年后,由于近期國內棉花期價處于高位,惜售情緒及點價交易的存在使得國儲棉輪入價格尚不具備吸引力,出現連續多日輪入無成交的現象,也就是說市場的供應壓力并沒有因為國儲輪入而有所改善,因此市場將更加關注春季訂單是否如期而至,市場的分歧也就集中于此。預計開年后隨著下游行業重新開工,棉價會隨著訂單量產生較大波動,一旦訂單不及預期再配合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棉價將會面臨回落風險;當然若訂單如期好轉,那么消化庫存也就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同時中美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關稅取消的進程以及美國大選中特朗普是否能夠連任依然是年后長期關注的重點,棉價的上漲還需要新的故事來推動。(來源新華社、CFC農產品研究、對沖研投、農產品期貨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