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紡織行業發展則面臨著“兩個大局”,一是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二是中國正在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而疫情的發生使得百年變局的特征加速演化、更加鮮明;也為中國經濟開啟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窗口期”。
站在2021的入口處,我們不得不思索,紡織行業該如何走好2021?面對著重要戰略機遇期,紡織企業也要找準定位、把握時機。
《紡織服裝周刊》梳理了新年以來的系列采訪報道,深度挖掘了十大值得期待的新機遇,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新的一年吧!
“雙循環”下的市場機遇
隨著國家雙循環戰略的實施,紡織行業迎來了一系列新發展機遇。
尤其是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出臺消費支持措施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紡織服裝國內消費持續向好。
2021年,紡織企業如果能夠深挖內需市場潛力,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對創新與發展的正向作用,向社會需求的新領域不斷延伸,創造新需求,以健康消費為突破口,積*引導消費升級;同時,完善渠道建設,推動線上線下的渠道融合,推動渠道下沉,充分釋放消費潛力,這一機遇值得期待。
此外,在“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國際化發展戰略也需作出調整,未來,服裝
紡織是電子商務*重要的品類之一。2019年,全球47個經濟體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8萬億美元,占GDP比重高達41.5%,我國服裝家紡網絡零售額也達1.7萬億元,是2015年的近2倍。如今,數字化、智能化正在向前端推進,并催生出新的產業生態。
在制造環節,紡織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也因數字化、智能化的融入在發生變化。紡織企業從設計、生產到消費,產生、沉淀了大量數據,這些積累在市場預測、產品設計、趨勢發布、智慧營銷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空間。
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服務與實物、內容與產品的深度融合,使得產品擁有了新的價值屬性。智能紡織品從衣著類、家用類向產業用延展,紡織產品正成為感知世界、提供服務的終端,在形成更全面的健康服務、構筑更智能的空間等領域蘊含著潛力。
貿易協定的快速增長
全球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的快速增長,正為中國服裝產業拓展新空間。2020年以來,墨西哥與
國際產業鏈的重構
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改變、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的情況下,國際產業分布格局也將發生超出預期的變化。一系列非經濟因素正在對國際產業鏈分布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在一國或一定區域內垂直化、分散化重構,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發展趨勢。
從現實來看,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仍存在諸多障礙,未必能取得明顯成效,但防范關鍵環節進一步流失將是必然的政策選擇;發展中國家方面,國際采購商的采購布局策略將更加傾向分散化,據此,亞、非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紡織供應鏈制造端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我國紡織行業與亞、非紡織產業國之間將形成更加復雜的競合關系,在國際投資與產能布局中密切合作、相互依存。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之下,構建行之有效的國際化發展新路徑,實現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是對紡織行業和企業智慧的重要考驗。
綠色發展的勢在必行
隨著資源消耗與經濟風險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將綠色發展作為短期經濟復蘇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抉擇。全球綠色發展正呈現新的趨勢。過去,把環境成本外在化而獲取產品成本優勢的空間日益縮小。企業的環境成本變得更加透明和可衡量。這將倒逼紡織服裝行業采取更加積*務實的措施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綠色也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衡量因素。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宣布,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這必將會在政策體系、產業規制中有所體現。行業企業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將綠色發展納入企業的戰略體系、生產體系、創新體系和價值體系,才能贏得未來主動。
“十四五”開局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開好頭、起好步,行業需要強化系統觀念和戰略思維,立足長遠、面向未來。
“十四五”已經到來,這是我國紡織工業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前列的重要時期。面向未來,我們要有新的定位,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在這一時期,行業將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強化創新載體間協同互促,構筑行業標準化創新生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強化知識產權創造與協同運用,提升產業
中國文化的崛起
紡織品服裝作為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對于培養消費者、促進時尚消費具有顯著影響。
據天貓與**財經在2020年發布的《漢服線上消費洞察報告》顯示,目前漢服已購用戶高達152 0173 3840萬左右,潛在用戶達4.15億人。天貓漢服頭部品牌“漢尚華蓮”為例,2019年粉絲規模超300萬,會員規模超30萬,同比增長近14倍。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后包含著文化的傳承和自信。
悠久燦爛的文明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尚源泉。今天,日益強大的中國已成為文化盛興的支撐。APEC服飾、旗袍潮、漢服熱,是近年來掀起的幾朵浪花。未來,我們盡情期待中國設計師與企業家創立大量以本國文化元素為主導風格的時裝品牌。而其中,必然有不少品牌登上世界奢侈品的殿堂,傲視群倫。
豐富的歷練、一定消費群的積累、品牌觀的成熟、文化的自信都將賦予中國時尚產業更成熟的品牌經營能力。可以想象,更具某種文化風格、有著設計師獨特品位、有著更強運營能力的品牌將快速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弄潮兒。它們將打破現有的全球時尚品牌的階層固化,以嶄新的姿態與新浪潮佇立于世界時尚之林。相信伴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的崛起,紡織服裝企業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疫后經濟喚醒發展潛能
越是在疫情沖擊下,企業越應該挖掘發展潛能,找到各領域的短板。
“一旦控制住疫情,受壓抑的需求將很快驅動經濟的強勢反彈,經濟將迎來補償期。”這在2020年下半年已經得到很好的驗證。
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如何能抓住大家疫后消費心理*為關鍵。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徹底顛覆了人們的健康觀,疫情過后,全民健康產業必將迎來大的增長,全民的健康和防護意識也會進一步增強。比如消費者會中意自帶抗菌防霉、祛異味、消毒等功效的紡織產品,為此,紡織品也需要向天然、
區域發展中的產業空間
紡織產業的發展對于區域經濟繁榮、
縣域經濟和鄉鎮經濟是紡織
紡織產業是區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紡織產業與數字經濟、時尚經濟、戰略新興產業深度關聯。行業對于
充分發揮好產業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勢必會挖掘出諸多發展機遇。
新科技革命為產業破局
科技創新正成為戰略性要素資源。
日前,中國工程院對我國制造業26個行業和制造業強國做了對比和分析,從規模、創新能力、經濟效益、產業結構幾個角度,按照**、先進、差距較大、差距巨大4個級別與國外同行業現狀進行評估。分析結果顯示:我國有5類產業居于****地位,居**地位的產業包括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家電。
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主導技術群落的更替迭代深刻改變著全球產業的發展方式和比較優勢。紡織行業雖然僅有少量領域處于新科技革命前沿,但依然從中受益匪淺。我國紡織行業僅存的少數科技短板大都集中在高新科技材料領域,如何在科技領域破局,是產業未來或將實現自主自立的基礎,也是紡織企業實現做大做強的重要機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