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1、關店、虧損、改名......拉夏貝爾難以名狀的一年
從大幅虧損到出售子品牌再到改名帶帽,拉夏貝爾在2020年跌入谷底。4月29日,拉夏貝爾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收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實現凈利潤為虧損21.66億元,同比減少1258.07%。伴隨虧損而來的是一些列負面效應。5月18日,拉夏貝爾因無力清償供應商及當地政府欠款,境外全資子公司法國Naf Naf SAS啟動司法重整。拉夏貝爾喪失對Naf Naf SAS控制權。7月1日,拉夏貝爾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代碼變更為“*ST拉夏”。7月2日,拉夏貝爾被調出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單。9月9日,拉夏貝爾擬將公司名稱由“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依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拉夏貝爾擬將之前傳統模式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的“輕資產”業務運營模式。
2、esprit退出中國市場
輕時尚服裝品牌esprit離開中國市場。4月15日,Esprit在線上和線下同時推出了低至1折的促銷活動。5月31日,ESPRITFRIENDS會員項目終止。截至6月30日,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亞洲業務已全部關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計劃,思捷環球中國業務將會由于慕尚集團合資公司進行運營。按照計劃,慕尚集團將對ESPRIT進行徹頭徹尾的重塑。7月30日思捷環球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慕尚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思捷環球稱于公布日期,慕尚集團未能成立合資公司,嚴重違反了合資協議的條款。合作告吹,Esprit徹底離開中國市場。
3、艾格:成衣線離開內衣線回歸
雙十一期間,上海艾格公司破產議案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學生時代的記憶破產了”、“艾格女孩都長大了,青春結束了”。對此,艾格方面回應稱:“艾格成衣線離開,內衣線回歸”。資料顯示,艾格源于152 0173 3840年的德國,主營內衣和襪子,1928年,艾格連鎖店發展到法國巴黎,逐步成為了歐洲**女裝連鎖店。經歷大半個世紀的發展,艾格于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成為*早一批進駐中國的海外服裝品牌。而從2015年開始,艾格重新專注內衣業務,且開始研發亞洲版型,同年在上海開了**家內衣門店,兩年后在上海新開第二家門店。
4、服裝多企業大幅虧損
受疫情影響,線下渠道停滯,服裝行業多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大幅虧損。七匹狼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業收入21.75億元,同比下降12.25%,實現凈利潤5978.5億元,同比下降69.81%。拉夏貝爾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41億元,同比下滑69.75%,凈虧損7.83億元。森馬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約94.50億元,同比下降28.74%;實現凈利潤約2.16億元,同比下降83.48%。美特斯邦威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9億元,同比下滑33.3%;凈虧損則累計達到7.05億元。海瀾之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8億元,同比下滑19.82%;凈利潤12.9億元,同比下滑50.69%。九牧王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61億元,同比減少13.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億元,同比減少27.62%。
5、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宣布退出實體零售。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相關數據顯示,達芙妮國際從2012年**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其中,僅2019年,達芙妮國際門店總數就從2820家就收縮至425家,日均關店6家。
6、星期六“脫鞋”轉型
4月7日晚,星期六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29.72億元,將用于YOWANT數字營銷云平臺建設項目、社交
據了解,社交電商生態圈是星期六投資金額*高的項目,擬投資14.28億元,使用募集資金7.9億元。該項目將通過構建以達人孵化基地、短視頻場景化空間、直播運營中心、海量短視頻監控及分析平臺、供應鏈分發、用戶運營中心及相應的配套運營平臺為一體的社交電商生態閉環。針對未來發展,星期六更傾向于一邊剝離女鞋業務,一手發力互聯網營銷和社交電商服務。
7、真維斯敗走澳洲市場
1月19日,發家于澳大利亞的服飾巨頭真維斯正在對澳大利亞公司進行破產重組,據了解,真維斯于當時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據了解,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Peter Gothard和James Stewart被澳洲政府任命為真維斯在澳大利亞運營的自愿托管人。敗走澳洲市場的同時,真維斯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也遭遇了不小的發展瓶頸。2012年之后,真維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零售額開始下滑,從2013年的46.82億港元掉落到了2017年的16.09億元。真維斯的門店數量也急劇減少,從2012年的2800家降到了2017年的1200家,關閉了約1600家。
8、內衣品牌愛慕股份尋上市
第四家本土內衣上市公司或將誕生。6月底,內衣企業愛慕股份向證監會提交招股書,擬募集不超過7.6億元資金,用于營銷網絡建設、信息化系統建設和在越南投資建設生產基地等。如果此番愛慕股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將會是繼匯潔股份、都市麗人、安莉芳控股之外第四家本土內衣上市公司。愛慕股份成立于1993年,目前,旗下有愛慕、愛慕先生、愛美麗、愛慕兒童、慕藍、蘭卡文等多個品牌,主要定位中高端市場。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19年,愛慕股份營收分別為29.47億元、31.19億元、33.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52億元、4.49億元、3.35億元。
9、舊內衣、襪子成毛巾生產原料金浩陽等被央視3·15點名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中國*大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各企業毛巾生產亂象:高陽縣為中國*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占全國三分之一,而該地多家企業生產的毛巾雖然標注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上述毛巾生產亂象涉及企業包括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迪奧紡織品制造有限公司等。
10、鞋服企業扎堆C2M模式
2020年,對于服裝企業而言,C2M模式成為風口。2020年3月,淘寶正式發布C2M戰略,引爆了市場對C2M模式的關注。C2M模式是指消費者直接對接工廠。5月11日,為加碼電商,提前布局C2M,夢潔股份和電商直播機構謙尋文化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基于此,5月20日,夢潔股份收獲了8個漲停。不僅是夢潔股份,很多鞋服企業都在打C2M的算盤,比如歌力思、柏堡龍、奧康等。事實上,與傳統的“先產后銷”模式和網絡電商模式相比,C2M模式能夠通過“短路鏈接”去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中間環節,對從制造端到渠道端的整個產業鏈均會產生變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