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又快到年底做總結發年終獎的時候了。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一片風聲鶴唳,不止是紡織服裝行業,很多**的老牌企業紛紛陷入了財務、庫存危機……在經濟相對低谷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不少企業也及早勒緊褲腰帶過冬,開源不行,就開始節流!
傳說中離錢*近、掙錢*多的行業,掀起大規模裁員潮!
從7月份開始,德意志銀行就公布了要在2020年之前全球裁員1.8萬人的計劃,這個人數是目前德銀員工數的五分之一。
8月份,英國*大的銀行之一巴克萊公布,在二季度裁員3000人,約占2018年年底員工總數8.35萬人的3.6%。裁員的原因是經濟進入了寒冬“今年以來的商業環境明顯面臨挑戰”。*近,意大利也加入全球大型銀行裁員潮。意大利*大的銀行裕信銀行宣布裁員8000人,關閉500家網點,以應對意大利緩慢的經濟增長和負利率。
為什么*賺錢的行業,也困難了?金融都下重手裁員了,制造業也好不到哪里去。作為制造業中的紡織服裝行業,其實今年的日子也都不好過。
畢竟整個全球經濟欠佳,外貿市場紛爭不斷,終端消費需求也在萎縮,從而導致去年還在“高歌猛進”的紡織行情,今年只能“偃旗息鼓”。不少國內外品牌選擇關閉門店來減少成本,部分織造企業也通過各種辦法來節流。
有紡織人士感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門檻過低,市場供需失衡,被這個大環境無限放大……
A公司:關閉一個工廠
A公司是在市場上已經成立了十幾年的老牌紡織工廠,在今年也關閉了它的一個工廠,工人部分被分配到另一家分廠,剩下的工人只能被辭退;
B公司:淘汰掉1/3的機器
B工廠擁有數百臺織機,老板今年因為經營壓力過大,淘汰掉1/3的機器,遣散少數員工;
C公司:去年11月變賣機器
C紡織廠原本是一家做代加工訂單,擁有30來臺織機。老板在去年11月也變賣機器,解散了跟著他好幾年的工人。
不少業內人士預測,2019年是行情由盛而衰的轉折之年,物競天擇,未來這個現象恐怕還會繼續增加。為何紡織市場如此裁員、關廠?
01
**大原因是內需和外貿雙雙疲軟,直接導致廠家銷量下滑。
今年的整個紡織市場需求不如去年同期,不少下游服裝廠和品牌商自身去年的存貨較多,去庫存成效不佳,從而抑制了對上游面料的采購積*性,造成了內需市場今年整體銷量有所萎縮,尤其是秋冬防寒服面料。由于去年大多數服裝企業預計冷冬大量囤防寒服,結果暖冬超預期到來,把計劃好的節奏打到谷底,廠家手頭壓了大量的棉服、羽絨服難以變現,內銷市場銷路也就難以打開。
內貿方面,今年受到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影響,美國訂單明顯萎縮,原本以前以歐美市場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就比較“受傷”,如紹興地區一家外貿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盈利困難,企業資金緊張。
在紡織行業,如果創辦一家盈利的公司,可能只需要1年甚至更短,前提是行情有如2017、2018年那般“神武”,日進斗金,一臺**普通的噴水織機織**普通的滌塔夫,**就能賺152 0173 3840元,100臺織機的小型廠家**就能賺進152 0173 384000,一年就有580多萬的利潤,**是“躺賺”。但是今年的行情卻是“天翻地覆”,行情不佳、供需失衡,價格跌入低谷,廠家的利潤也是稀釋再稀釋,近期滌塔夫的機臺率已經跌至10元甚至更低。利潤表現不佳,導致了廠家今年資金比以往更為緊張。
第三個原因是Z世代消費模式在改變,稀釋了常規產品的需求。
Z世代(1995-2009)年間出生,如果說Y世代(1980-1994年間出生)是伴隨著游戲機、電腦、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則Z世代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手游、動漫等成長的,目前我國Z世代人口數量為2.3億人。
業內人士認為,Z世代是未來中國服裝消費的主流人群,其獨特的時代特征和群體性形成新需求、新文化以及新經濟,其購買商品時所注重的不再純粹的是的商品數量、
04
第四個原因是自動化逐漸替代了簡單的人工。
當然除了行情不佳影響了企業的經營之外,隨著人工成本的上升,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尋求“
小編想說,在當今大環境下,想要像以前那樣“躺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于明年的行情,不少紡織老板也心存擔憂。當然節流只是萬千經營辦法中的一種。臨近春節,還是有不少紡織老板在擔憂開春后用工情況,希望往年“用工荒”在今年可以得到緩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