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紡織面料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多次洗滌效果依舊顯著。近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岳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發了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并已實現產業化生產。
天然纖維紡織面料的高效且長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業界難題。陳宇岳教授團隊近二十年來持續從事抗菌紡織品的研發,尤其對納米銀用于紡織品抗菌有著深入研究。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后,陳宇岳教授根據納米銀具有高效抗菌功能的啟發,迅速著手將抗菌紡織面料技術應用于民用抗病毒產品的開發。今年3月疫情期間,陳宇岳教授和張德鎖副教授征得學校同意,進入現代
據陳宇岳教授介紹,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抗菌整理技術,雖可有效實現天然纖維的抗菌,但其主體技術主要局限于對纖維材料表面加工來實現,很難達到功能的長效性,耐洗牢度上存在不足。此次*新的科研成果采用了先進的納米銀組裝技術,通過銀離子向纖維內部的定向滲透,再進行原位還原,實現了在纖維內部的納米銀組裝,從而有效解決了耐洗牢度這一難題,并實現了高效抗病毒抗菌功能。這項技術適用于棉質、毛質、真絲、化纖等多種材質紡織品,產品可廣泛應用于
此次研發的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病毒的滅活率在99.7%以上,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這種新開發生產的全棉針織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具有持久耐洗性,在自然條件下放置4個月再次經第三方權威測試機構專業標準洗滌50次后,其抗菌效果依舊在99%以上,充分證明了抗病毒抗菌的顯著效果,有效解決了面料抗病毒抗菌的長效性難題。
據了解,陳宇岳教授科研團隊有多年從事抗菌紡織品的研究歷史,在納米材料研究領域已取得了20多項發明專利授權,并分別獲2012年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成果在醫用材料領域已獲多年應用,相關成果分別在2013年榮獲中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