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作者:付斌
近日,起源非洲的沙漠蝗災已抵達印度、巴基斯坦,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我司也在12日發表《非洲蝗災專題》。那么,沙漠蝗災是否會對全球棉花產量構成威脅呢?筆者認為,沙漠蝗災對本年度棉花產量沒有影響,但會對下年度全球棉花產量構成威脅,蝗災驅動本身邏輯是“普遍關注、無法證偽”的,交易狀態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再過1個多月北半球主產國會陸續進入下年度棉花種植期,如果資金介入目前無法證偽的蝗災題材,可能會驅動遠月棉花上漲,對前期推薦的5-9反套也比較有利,宜密切關注。
1
沙漠蝗災對本年度棉花產量無影響
但威脅下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圖1全球棉花產量結構
數據來源:USDA中糧期貨研究院
整個非洲大陸的棉花產量非常低,*新的USDA月報預估本年度非洲大陸棉花產量合計約152 0173 3840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5.5%。如果沙漠蝗災僅局限在非洲,那么對全球棉花產量的影響是很小的。但是,一旦蝗災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了,印度的棉花產量約642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24.3%,巴基斯坦棉花產量約152 0173 3840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5.5%,印巴合計占全球產量的三成。目前,印巴的棉花已經收獲,沙漠蝗災對本年度棉花產量無影響。但是,對下一年度的全球棉花產量會構成威脅。
隨著西南季風的到來,印度棉花種植一般從6月初開始,到7月初一般完成35%左右,8月初一般能完成90%。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預計,4月初會有一波產卵,6月、7月正好長成成蟲,可能對當地棉花生產構成重大威脅。根據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的說法,目前有4000億只蝗蟲襲擊了該邦,導致大量農作物被毀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勢。印度有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30%-50%的糧食減產,這*大引發了印度政府的擔憂。蝗蟲并不喜歡吃棉花,不過一旦泛濫成災也不挑食。按照印度學者的減產幅度推算,下年度全球棉花可能因此減產約10%,足以引發棉價大漲。但是,實際蟲害的發展和減產幅度誰也無法具體預知,這個數字僅供參考。
另一個市場的關注點就是是否會禍害中國的棉花,筆者認為概率很低。中國的棉花產區主要在新疆,產量約占全國9成,未來7個月蝗蟲很難到達新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邊境地區有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春季發生區的蝗群遷飛方向為:印度—尼泊爾—緬甸—我國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從我國南部橫跨到新疆的概率太低了。去年的草地貪夜蛾,一度引發全國恐慌,專家預計7月會到東北,然而卻被消滅在黃河以南。筆者估計沙漠蝗蟲可能步其后塵。
2
棉花市場交易沙漠蝗蟲的路徑推演
索羅斯曾說過一句名言: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正確的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游戲。上一部分我們的分析是基于事實和理性,但涉及到交易路徑可能更多的是資金情緒和想象。
從這幾天不斷刷屏的蝗災報道文章來看,市場的關注熱度是很高的,這個火爆的題材在不斷發酵,我們能感受到資金背后摩拳擦掌、大干一場的沖動。所以,這個題材存在被交易的可能,如果遠月合約出現增倉放量上漲的跡象,要密切跟蹤、不可輕視。第二,根據**部分的分析,我們知道蝗災導致下年度全球棉花減產的邏輯是無法證偽的,既然目前無法證偽就存在提前交易、透支交易的可能。所以,后面的演化就看資金的參與情況。如果資金介入、提前拉漲,后面棉花減產證實了,那就是趨勢上漲;如果后面棉花減產證偽了,那么市場會掉頭下跌,形成另一波行情。交易策略方面,利多遠月合約和反套邏輯是明確清晰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