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前段時間,
對于聚酯廠家來說,下游織造企業是消化其庫存的*直接方式,但織造廠家行情依舊沒有明顯起色,坯布庫存過高,導致開機率進一步下滑,對滌絲的需求量也沒有實質性的好轉。同時,聚酯廠家自身庫存并不處于低位,相反開始進入了累庫階段。
但聚酯廠家在高庫存、低價格、負利潤、低需求的情況下,依舊維持著較高的開機率,這是為什么呢?
01
箭在弦上,聚酯龍頭產能集中投放
我們都知道,產能投放計劃一般都需要幾年的時間去規劃,即使今年遇到了疫情突發,但產能投放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疑使得聚酯廠家開機率走高。僅上半年,國內新投產直紡滌綸長絲裝置5套,合計投產產能115萬噸/年,相較于去年同期的55萬噸/年,投產進度明顯加快;而從投產裝置所屬集團來說,上半年投產裝置均屬于國內主流大廠,恒逸、新鳳鳴、恒力、盛虹先后投產,繼續擴大直紡滌綸長絲行業的產能集中度。
而下半年,國內直紡滌綸長絲行業仍有7套新裝置計劃投產,均為主流大廠產能擴張,合計投產產能約240萬噸/年,樂觀預期下,預計到2020年底,國內直紡滌綸長絲產能將超過3400萬噸/年。較2019年年底漲幅超10%。即使聚酯裝置出現檢修情況,但力度遠不及投產量。
使用低價位原油,滌絲成本下降
近期,有媒體稱,至少有80艘船已經在營口、日照、青島等港口排隊等待了一個多月,作為全球*大的原油消費國,中國今年購買的大量原油陸續到貨,以至于港口出現了油輪堵塞,排隊等待卸貨的盛況!分析人士和港口管理者稱擁堵可能會持續到本月底。而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則是國內煉油商和石油相關企業在4月份和5月份購買了廉價油,而受疫情影響原油到貨延遲。
那么我們不妨也能認為,聚酯廠家維持高開工,有一重要的原因則是目前生產滌綸長絲使用的原油是之前買的廉價原油,這樣滌絲的成本就下降了,即使現在表面上滌絲處于虧損困局,但按照廉價原油價格計算,滌絲利潤或許并沒有虧這么多,甚至仍舊有利可圖。這樣也致使了聚酯廠家在利空因素較多的情況下,依舊選擇高開工,畢竟成本實在太低了。
03
新冠疫苗上市進一步提速,聚酯大佬看好后市行情
*近,關于新冠疫苗的消息越來越多。
11日,俄衛生部表示,俄羅斯已經注冊了世界上**預防新冠病毒的疫苗“衛星-V”(Sputnik V),其臨床試驗已于今年6月至7月成功完成。8月15日,俄羅斯衛生部宣布已開始生產疫苗。
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國產新冠滅活疫苗預計12月底上市,預計年產量超2億劑。
此外,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新冠疫苗專利。
今年不管是聚酯、織造、還是服裝企業,行情下滑嚴重的*大推手就是新冠疫情的突發,導致內外貿均損失嚴重,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的時候,國外疫情卻依舊在不斷蔓延,全球經濟下滑,消費水平低下。現在疫苗上市有望,提振市場信心,一旦上市,居民接種,那么全球經濟生產都將逐步恢復,消費能力提升了,紡織服裝品的需求量就會加大,反饋到滌絲方面,去庫、漲價、盈利都將有望實現。
再者,目前聚酯市場產能集中度高,話語權都集中在恒力、新鳳鳴、桐昆、盛虹等龍頭企業手里,聚酯大佬看好后市行情發展,開工率則自然難以下降。
END
若從聚酯市場開機率角度看后市行情發展,似乎是看好的。但利空因素還是居多,尤其是供需失衡問題凸出,且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聚酯市場接下來的行情走勢,還是要看疫情、需求的變化,考量各方因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